來源:中國商報 時間:2021-03-19 16:31:19
隨著Z世代年輕女性成為購物中心的主力消費客群,曾經遍布街頭巷尾的飾品集合店正升級換代卷土重來進入購物中心。而這些高顏值的飾品集合店正成為購物中心攬客的利器。
別樣消費場景吸睛
得益于“她經濟”的土壤,購物中心小飾品集合店迅速“出圈”走紅。此類門店幾乎都以超大門店為主,涵蓋耳環、項鏈、手鏈、頭飾、帽子等超多品類超多SKU,更加整齊的“強迫癥式”整墻陳列也成為此類門店一大亮點。
不久前,有兩家飾品集合店先后在北京的商場亮相。會員制潮流飾品品牌萬飾萬物中國首店近日亮相北京歐美匯購物中心,店鋪面積近300平方米,店內萬款潮流飾品,包括耳釘、耳環、項鏈、戒指、帽子、胸針、發卡、頭繩兒等,按不同類型以“一整面墻”劃分區域,在視覺上形成了強大沖擊力。再加上ins風格的網紅打卡沉浸式購物環境,很有吸引力。
瓔吾同樣也是一家飾品集合店,這里的環境和陳設同樣也是年輕人喜歡的沉浸式,飾品布滿整面墻。而店鋪細節設計上也頗有特色,比如,遠看是花花綠綠裝在透明盒子中的糖果,近看才發現是各式各樣的發卡頭飾。瓔吾采用自助式購物的形式,進店隨便拍照凹造型也不會尷尬,店門口一人多高的蒂芙尼藍小熊更是吸引了許多拍照達人。
無獨有偶,在眾多上海2020年新開業的配飾品牌店中,每一家都有各自的風格,很多集合店都成為吸引年輕女孩的新晉網紅打卡地。上海某商場的onions洋蔥倉庫,整體店鋪主色調貼合店名中的“洋蔥”元素,奶白色配合淺紫色的搭配令人舒適且治愈,門口處偏倉儲風格的工業感設計,也是近幾年潮流感十足的裝潢風格。其整體店面設計并非為直線型的簡約感,而是為消費者打造了如洋蔥一般螺旋狀的行動路線,其中不乏一些巧妙的弧形設計,比普通的直線陳列設計更有趣,并且拍照出片也更有意境。
業內人士表示,快時尚配飾品類的消費群體主要聚焦于30歲以下的年輕人群,而對于當下年輕人們來說,足夠吸睛的消費場景已經變成了線下購物門店的剛需。
引領消費新時尚
事實上,飾品集合店并不是購物中心的“新物種”。無論是寶格麗、蒂芙尼、梵克雅寶等為代表的歐美奢侈品牌,APM Monaco、PANDORA、SWAROVSKI等輕奢品牌,還是周大福、周生生、老鳳祥等本土婚嫁品牌,抑或阿吉豆、MGS曼谷銀等常見品牌,都出現在不同定位的購物中心里,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近年來,購物中心內涌現了大量新生飾品品牌,與傳統品牌相比,這些新生品牌更重視店面設計。當然,產品質量與服務體驗等因素都會影響品牌的未來走向。能夠屹立不倒并長期發展下去的品牌,不論時代如何變遷,潮流怎樣更迭,核心都在于用性價比高的商品本身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對于消費者來說,除了產品更迭速度、價位優勢以外,好看好逛好拍的消費場景已成為當下年輕客群選擇品牌最重要的因素。但在眾多新生的快時尚飾品集合店中,除了場景體驗之外,能否挖掘更多元競爭力,例如上新頻度、會員黏度、跨界主題等,或能助力品牌突圍。
業內人士表示,飾品集合店選擇開在人流量較大的商場內,雖然負擔了較高的租金以及運營成本,但是收獲的客流卻為它們“扳回一城”,加上商品上新快、更換頻率高,品牌形成一批“固有粉絲”后,盈利的空間也隨之變大了。
挖掘Z世代消費潛力
隨著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飾品消費已經從傳統的儀式感消費轉向更高頻的日常消費,選擇多、上新快、性價比高成了他們的主要消費訴求,日漸增多的小飾品集合店成了Z世代的新寵。
隨著消費需求場景日益多元,年輕化趨勢不可阻擋,潮流飾品領域的快時尚時代已到來,飾品不再只是時尚零售領域的配角,而是慢慢成為主流產品。然而目前國內仍較為缺少勢能強大的本土飾品品牌,該領域仍具有很大的被挖掘潛力。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飾品消費需求用戶規模預計將達到10.5億人次,市場規模達兩千億以上,且每年保持近20%增長。另據估計,Z世代人群占首飾行業整體消費力的56%,年復購率達三次,對比歐美市場十次以上購買頻率,市場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Z世代成為飾品消費的重要力量,他們對于飾品的功能性需求也逐步發生變化,從情感需求、儀式需求演變到自我主張的彰顯需求及多種妝飾需求.....他們對于飾品的需求變大,消費頻次和消費意愿更強,同時注重個性化創意設計。
此外,以集合店、概念店為主的品牌門店模式近年來在商業地產領域備受熱捧,例如美妝集合店、生活家居集合店、潮玩集合店等全新商業零售表現形式陸續出現,而國內飾品領域以往大部分都是以30-50平方米的小精品店為主,飾品行業整體水平較低,產品同質化嚴重,門店形象普通,沒有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具有記憶性的品牌形象。(依琰)
上一篇:二手奢侈品電商呈倒春寒現象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