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1-04-01 11:35:59
2021年全國兩會剛剛落幕,會上表決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
——加快研發智能(網聯)汽車基礎技術平臺及軟硬件系統、線控底盤和智能終端等關鍵部件。推動傳感器、網絡切片、高精度定位等技術創新,培育車聯網產業。
——發展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的出行服務。推廣公路智能管理、交通信號聯動、公交優先通行控制。
——加快5G網絡規模化部署,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絡。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范。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
上述系列信息指明了智能網聯汽車的未來發展方向,即“技術突破”與“服務升級”,新的趨勢將帶來新的變革。同時,在中關村軟件園最近發布的年度調查報告中,記者也發現了對智能網聯汽車現狀與未來發展的關注與聚焦。《2020中關村軟件園發展狀況調查報告》相關內容顯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已到戰略轉折點,正處于技術快速演進、產業加速布局的關鍵階段,行業未來將更加聚焦服務。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已到戰略轉折點
2020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11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到2025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智能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相關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2020年3月,工信部公示《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這是中國首份自動駕駛分級標準,此前業內一直使用美國SAE分類標準。
2021年3月,工信部成立智能網聯汽車推進組,意在搶占2035戰略制高點。
相關政策密集下發,智能網聯汽車“新基建”有望加速。而從自動駕駛技術來看,L3級別已經基本成熟,L4(高度自動駕駛)成為目前頭部自動駕駛廠商技術攻堅的焦點。清晰的政策導向和產業支持,以及無人駕駛等技術的成熟落地,即將帶來汽車行業的新一代革命。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已到戰略轉折點,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持續突破,應用場景不斷落地
面向未來可期的藍海市場,行業各方正在加速搶占,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制高點。據IHS預計,到2022年全球聯網汽車的市場保有量將達3.5億臺,市場占比達24%;具有聯網功能的新車銷量將達9800萬輛,市場占比達94%;到2035年全球智能駕駛汽車銷量將超過1000萬輛。
作為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和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中關村軟件園也不例外,正在加速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落地。記者從《2020中關村軟件園發展狀況調查報告》獲悉,園區企業布局已遍及智能網聯汽車的市場端、技術端、延伸服務端、測試端等各環節,在技術、人才、資金等各方面具有優勢。
園區企業百度、滴滴等較早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龍頭企業,不斷推動應用場景落地,在感知與決策系統、場景解決方案等方面已形成較成熟的產品,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2020年4月,百度Apollo發布了下一代智能交通解決方案“ACE智能交通引擎”;5月,目前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應用測試基地,即百度在亦莊的 Apollo Park建成;9月,百度聯合央視首次公開展示了無安全員的完全無人駕駛技術;12月,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聯席工作小組向百度Apollo頒發了首批5張無人化路測(第一階段)通知書……
2020年5月,滴滴自動駕駛公司首輪融資5億美元;6月,開始自動駕駛載人示范;11月,發布與比亞迪聯合定制的網約車D1;12月,與英特爾戰略合作,發力云計算和自動駕駛……
行業未來更加聚焦服務,園區多措并舉加快發展
無人駕駛等汽車先進技術非常重要,配套基礎設施對于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也必不可少。尤其是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走的是車路協同路線,非其他國家的單車智能路線,因此車聯網的正常運行對于路側的感知設備以及5G等通信網絡非常依賴。
這樣的汽車智能化路線,決定了中國在十四五期間的智能網聯發展重點將是加大基礎設施智能化的改造。記者從《2020中關村軟件園發展狀況調查報告》了解到,為提升園區的智慧化管理水平,中關村軟件園全面部署了5G網絡,并與百度、滴滴等知名企業合作,打造無人駕駛、車路協同應用體驗場景,助力5G技術與無人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
與此同時,中關村軟件園還多措并舉做好全方位服務,著力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一是打造“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樣板間”,通過補鏈引鏈、創新項目挖掘和孵化、產業基金引入、共性技術平臺搭建、多方資源共享等舉措,將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樣板間,打造成為園區外拓的“產品”之一;二是構建產業鏈多方聯動機制,幫助各方開展科技研發、成果轉化、補鏈延鏈,培育創新商業模式,形成可持續的產業創新力;三是搭建產業生態體系,篩選全國主要汽車產業帶,開展產業基礎合作,形成互聯網企業、信息技術企業與傳統汽車產業之間的合作紐帶;四是培養匯聚產業人才,依托中關村智酷創新學院、科技領軍人才創新驅動平臺、人才創新基地,構建智能網聯人才培養體系。
此外,園區企業也在積極推動產業生態體系構建。例如,萬集科技在車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多個領域積累了大量自主創新技術,開發了車路兩端激光雷達、V2X車路協同、ETC、動態稱重、汽車電子標識等系列產品,為智慧高速、智慧城市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千方科技在車路協同核心領域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攻關,其自主研發的V2X全系列智能網聯設備已通過“三跨”、“四跨”互聯互通測試,可有效應用于智能路口、智慧公路、城市公交、物流港口、民航機場等多個場景。同時,千方科技還針對交通運輸中的具體場景,發布了“智慧高速”、“智慧隧道”和“云控平臺”等產品服務或解決方案。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建設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設施融合感知體系,打造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平臺、集城市動態靜態數據于一體的智慧出行平臺。”不論是智能網聯汽車先進技術還是營運服務,都將迅速迎來迭代突破、產業化加速落地、產業生態體系加快構建的關鍵時期。未來,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將繼續推進傳感器、網絡切片、高精度定位等先進技術突破,加大力度研發智能網聯汽車基礎技術平臺及軟硬件系統,同時更加聚焦智能交通、車路協同、高精地圖、可視化系統等營運服務。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