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時間:2021-05-26 15:09:09
近日,本報記者走訪濟南餐飲外賣市場發現,餐飲外賣行業再度迎來巨大變化,餐飲商家“多平臺運營”時代已經到來!隨著“多平臺運營”時代的開啟,在相互比較中,消費者有了更多點餐優惠;在自由選擇中,商家有了更多外賣渠道;在良性競爭中,市場有了更多發展機遇。
消費者
在相互比較中有了更多點餐優惠
家住槐蔭區的卜女士非常熱衷于外賣消費。“到店消費,環境也不錯,但是我更喜歡家里自由自在的感覺,所以,每到周末,我都喜歡點點外賣,在家里邊吃邊喝邊看電視,非常愜意啊。”
卜女士表示自己原本是兩個外賣平臺APP都裝了,最近無意中發現餓了么新上線了不少商家,所以用得也多了起來。“我可以隨時在美團、餓了么兩個平臺上切換,看看哪家的優惠力度大一些。兩邊的商家不盡相同,就跟逛店買衣服一樣,網上逛飯店點餐也是一種享受。平臺多了,店更多了,菜品也更多了。”卜女士表示,她可以在相互比較中得到更多的優惠。“對于消費者來說,非常實惠。”
商家
在自由選擇中有了更多外賣渠道
張先生是一家茶飲品牌連鎖店山東總部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商家天然地對市場變化有著高度敏銳的“體驗感”,因此他對“多平臺運營”可謂相當有話說。
“我們這個品牌茶飲在山東有1000多家店,在濟南有200多家。”張先生表示,多平臺運營后,平臺的收費模式變了,分類更細致了,費用的收取更細化了。另外,商家在自由選擇中有了更多外賣渠道,訂單量長遠來看是大幅度增加的,營業額也水漲船高。
讓張先生感受到的另一種變化是,有了多項選擇后,很多商家會在多個平臺開展不同的推廣活動。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商家有了多元的自我推介平臺和機會,也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更便捷的體驗、更多角度的“觀感”。商家和消費者的接觸更多了,用戶黏性也在多次接觸中增加了,大家變得更親了。
李女士在濟南高新區開了一家快餐店。自從5月份也加入餓了么平臺,由以前的只上線美團變為“多平臺運營”后,整體外賣訂單較以前多了2倍。
不僅僅是濟南,在青島開有一家韓式料理的金先生也非常認可“多平臺運營”,店鋪所在的商場大家都陸續上線了多平臺,“一起賺錢”。
市場
在良性競爭中有了更多發展機遇
市場經濟,需要更多的良性競爭,“多平臺運營”讓多個平臺之間有了更加市場化的“良性互動”關系。
近日,在北京烹飪協會主辦的“中小餐飲企業外賣費率透明化座談會”上,美團高級副總裁、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表示,“整個行業的大趨勢一定是更有序、更透明、更平等。我們充分尊重商家自主經營選擇權利,嚴格遵循自愿、公平的原則,堅決禁止‘二選一’。”
餓了么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期,餓了么各地新簽約商家數創歷史新高,5月以來,不僅是濟南,在上海、杭州、廣州、成都等全國多個城市,餐飲商家均出現“多平臺上線潮”。
一位對餐飲業研究多年的專家表示,這種狀態讓消費者的選擇更豐富了,讓商家的渠道更暢通了,讓市場的機遇更多樣了,給人一種“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感覺,非常活躍。同時,良性競爭也會讓多個平臺在互動中提升服務,優化舉措,相互學習經驗,借鑒得失,從而推動整個市場更加健康地發展。
專家認為,多個平臺在提升服務的過程中也會帶動商家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優化產品,在和消費者的互動中加強質量管理,在和平臺的共同合作中做好品牌推介。商家有著迭代提升的大好機遇,自然也會走上品質化、品牌化發展的道路。總體來說,平臺、商家、消費者可以在開放中相互監督、促進,最終共享整個市場發展的“紅利”。
“‘多平臺運營’在有些人看來是市場流量的增加,但在我看來,則是市場質量的一次躍升。”這位專家說。(記者 黃智義)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