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1-08-06 16:09:23
雖然南京本輪疫情尚未平息,但不少市民仍舊靠點外賣就餐,網絡訂餐安全能否保證?
8月6日上午,在南京市召開的第十七場新冠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中,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姚傳偉介紹,自7月20日以來,南京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2137人次,檢查15319家次,對違法違規企業第一時間通知平臺下架。對食品經營許可證過期、場所衛生不達標、食品加工過程不合規等違規餐飲服務單位,已下架110家;共查辦網絡訂餐類案件5件,查處違法入網餐飲單位5家。
姚傳偉表示,目前,南京市共有通過第三方平臺和自建網站提供餐飲服務的餐飲單位有4萬家,近期受疫情影響,部分入網餐飲單位暫停營業,現有38500家左右正常營業。
“為保證入網餐飲單位食品安全,讓市民吃上放心餐,我們做了三件事。”姚傳偉稱,第一是督促平臺對外賣騎手實行“六統一”管理,即:統一號牌、統一編號管理、統一佩戴頭盔、統一服裝樣式、統一持證上崗、統一購置保險。疫情期間,平臺提供者負責加強送餐環節管理,做好送餐人員每日的崗前健康檢查,對騎手全面進行測溫、查碼、核酸檢測,非綠碼人員取消送餐資格,立即采取隔離措施,并通報所在社區;配備必要的口罩、酒精濕巾等防護用具;餐箱等送餐器具每日使用酒精等不影響食品安全的消殺用品消毒三次以上,確保配送安全。
第二是落實入網餐飲單位主體責任。把好食材準入關,對糧食制品、肉制品、蔬菜、水產品等食品原料,做好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落實進口冷鏈食品“三專”和“五不得”。“三專”即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售賣;“五不得”即無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江蘇冷鏈”溯源信息、南京市集中監管倉出庫證明或備案登記表的,不得銷售、使用;督促入網餐飲單位使用食安封簽,避免餐品配送受到污染。疫情期間,采取提前預約、無人貨架、智能取餐柜等無接觸方式配送。
第三是加大線上線下監督檢查力度,落實監管責任。加大對環境衛生、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加工操作規范、食品留樣及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潔等環節的監督檢查力度。對不符合餐飲操作規范的,立查立改,涉及違法行為的,嚴格查處。(記者 金鳳)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