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市場監管網 時間:2021-10-28 09:38:42
2022年是中韓建交30周年。10月21日,由韓國駐華大使館、駐華韓國文化院、全國商報聯合會共同主辦的“2021美美與共·中韓美食文化交流會”在京舉辦,作為“2021-2022中韓文化交流年”的系列活動之一。
韓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駐華韓國文化院院長金辰坤在致辭中說,“2021-2022中韓文化交流年”體現了兩國元首對中韓關系的深切關懷、對文化交流的高度重視,反映了兩國人民擴大交流的共同心聲、增進理解的美好愿景。中韓兩國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同源,飲食同宗,本次活動圍繞文化交流年“文化增友誼, 同行創未來”的主題,以文化交流為紐帶,以中韓美食為載體,促進中韓兩國文化交流互鑒,以民心相通為根基,傳遞和平友誼,共創美好未來,共迎兩國建交30年的新起點。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文化交流部主任朱丹在致辭中說,民意相通則民心相親,民心相親則友誼長存。她提到,飲食文化承載著一國人民的情感與記憶,是各國人民溝通交流的天然紐帶。韓劇《大長今》的熱播曾經為許多中國人打開了韓國料理的世界,韓餐一直深受中國人民的喜愛,而中國的火鍋等美食也俘獲了許多韓國食客的心。中韓兩國日益密切的飲食交流,不僅為兩國人民帶來豐富的味蕾體驗,更推動了兩國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了中韓友好的民意基礎。值此“中韓文化交流年”,進一步發揮民間交往的作用和優勢,開展更多機制性文化交流項目,全方位加強人文交流合作,與在座各位一起,共同為增進兩國人民理解與友誼貢獻力量,共迎兩國建交30年發展新機遇。
當天,中國飯店協會副會長名廚專業委員會主席石萬榮現場制作了中國美食——拔絲紅薯和老北京炸醬面,韓國烹飪料理專家禹英善現場制作了地道韓餐——大醬湯和泡菜餅。石萬榮為現場嘉賓講解了中國美食背后的文化內涵。他表示,中國飲食文化很多時候體現了“精、美、情、禮”四字,孔子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其實代表著飲食文化所蘊含的“求精”意識與“恭敬尊重”的待客之道。中國菜講究色、香、味俱佳的感官“美”和精神愉悅的融合。中國傳統宴席圓桌圍坐,形成和睦、共趣、團圓的氣氛,體現出飲德食和、同享同樂的情與禮的文化內涵,這既貫穿于中國日常飲食之中,同時也是千百年來中國文化的傳承。
在美食專家老師的示范指導下,與會嘉賓紛紛戴上廚師帽、挽起衣袖,制作、品嘗兩國美食,互相表達“美美與共”的友好情誼,展望更多領域的深入合作。
活動主辦方代表、全國商報聯合會秘書長姜尚源告訴記者,本次活動是全國商報聯合會策劃發起的中外美食品鑒系列活動之一,此后還將與近60個國家及地區共同合作展開,以此作為新的表述形式,做好國際文化交流互鑒,講好中國故事、中國精神與中國品牌,將美食體驗與文化融通相結合,促進民心相通與國際友誼,搭建兩國商務交流對話的新平臺,持續推動雙邊經濟貿易等多領域合作不斷深化。((記者 陳靜)
標簽: 中國文化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