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2-22 17:05:04
提到韓國,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泡菜,這種在我國只能稱為咸菜的東西,在韓國卻是“國菜”的存在,韓國人頓頓都離不開。而其之所以如此迷戀泡菜,就是因為韓國的水果與新鮮蔬菜太貴,即便如今的韓方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22萬元人民幣,但普通人還是無法每天吃到新鮮蔬菜與水果。正是因此,其只能吃泡菜這類腌制食品,吃西瓜也只能切成薄薄的一片,而吃不起水果的并不只有韓國,日本也是其一。
在日本,1顆西瓜要賣100元人民幣左右,而1斤葡萄的價格更夸張,達到500元人民幣,因此對普通的日本家庭來說,水果幾乎是奢侈品的存在。而他們吃西瓜時都要在上面蘸鹽,因為這樣吃起來的西瓜會更甜,自然地,日本人也享受不到我們吃西瓜時大快朵頤的快樂。于是有人認為,日本雖然是發達國家,但其國人卻吃不太起水果,那么日本人是否真的吃不起水果,其水果又為何這么貴?
其實原因和韓國差不多,因為日本國土面積狹小,可用于農耕種植的面積并不多,所以水果與蔬菜大部分只能靠進口。這樣一來新鮮果蔬的價格就被拉高,再加上日本國內的人工費用很高,農民的工資和公務員差不多,因此果蔬的成本也會隨之增加。除此之外,因為日方非常注重水果的外觀與顏色,所以不合格的水果就會被直接遺棄或者降價銷售,而其此舉的目的也是為了打造自己的水果品牌。
綜合種種原因,日本國內的果蔬價格的確不低,那么日本與韓國比較,哪國更吃不起水果?從兩國的人均年收入來看,韓國為22萬元人民幣,日本也有23萬元人民幣,因此在人均收入上兩國屬于同等水平。但在西瓜的物價上卻有很大差異,在日本1顆西瓜的價格在100元左右,韓國則在130元左右。這樣相比兩國物價似乎沒有多大差異,而如果非要比較,小編答案可能更傾向于韓國。
不是因為物價高,而是因為其格局有問題,日本的水果價格雖然也高,但其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好吃就是好吃,能夠承認他人或者其他國家的優秀。可韓國卻不同,在其眼中韓國是“萬物起源”,面對美食也會張口說“難吃”,但背后卻在悄悄打包。兩者對比高下立判,因此吃不吃得起西瓜不在于價格,而在于心境。
(文/席樂)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