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04 19:19:06
首先在文化的交流中,很多日本元素、韓國元素的文化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出于文化包容性以及多元化發展,國人對此并不反感,當然這樣是正常表現。只是在近些年開始出現了一些“奇怪的情況”,例如被曝光的“中餐日做”價格翻倍的情況,人均2000多元,而且還要排隊,每天都是限量供應。對此小鐵就想問一句:國人吃掉的是什么?
第一:文化有高低之分嗎?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文化有差異,但是沒有高低。但是在這一案例中,我們很明顯的能夠感受到,“日本餐飲文化”要高于我們本土的餐飲文化。那些在門外排隊的人心中,默認這種“中餐日做”的方式更加高端,同樣的東西,為什么要披上一層日本的外套?從最表面的感覺來說,好像在同等成本的前提下,好像做日餐能夠賺到更多的錢。這種帶有“收益”性的歪風,很容易誤導民眾。
第二:關于網上罵聲一片,這家店鋪這樣回應:我們并不太在意網絡上對餐廳的質疑和爭論,只專注做好自身本分工作,做好每道菜就是對顧客最好的回應。小鐵無意攻擊任何人,但是希望大家能夠想清楚一件事,我們在接受日本餐飲文化的同時,是不是要用中餐文化來做墊腳石?如果這家店鋪做的是“地道”的日本菜,可能因為品質和服務很高端,所以人均兩千。但是拿著“中餐”披上日餐的名義,這就有點欺世盜名了吧!
第三:誠然在海鮮刺身等料理上,日餐擁有很不錯的體系,也能夠為消費者帶來不錯的體驗。但是一顆咸鴨蛋上蓋一片油菜葉子,你硬要說是“日餐”,這不光是在侮辱消費者的智商,也是對日餐文化的不尊重。作為消費者可以接受“價格差異”,也能理解不同餐飲文化中食材的不同和多少,但是這種明顯忽悠人的“菜品”,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客觀來說,小鐵個人并不覺得日餐就高級多少,只是不同的飲食文化,大家有新鮮感,有更多的好奇心,想要去嘗試去了解,這一點問題都沒有。只是一些無良商家利用了大家的好奇心,在低成本的高回報的誘惑下,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做日餐就好好去學去做,不要披著一張皮,能騙多少是多少,這種行為不可能被消費者接受。
(文/小鐵)
標簽: 日進斗金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