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05 20:35:54
想到癌癥,很多人的腦海中就浮現出患者渾身都插著管子,躺在病床上的樣子,全身骨瘦如柴。在電視劇上也經常出現這樣的畫面。有人覺得這是夸張,事實上,體重大幅度的下降,在癌癥患者身上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癥狀。有大約4成的癌癥患者在確診疾病之前就出現了毫無原因的體重下降。甚至還有不少患者之所以能夠發現癌癥,也“得益于”這種癌癥類型。
但很少有人知道,為什么癌癥患者會出現暴瘦的問題?而《自然》雜志的新發現,或許能解答很多人的疑惑。
這項研究主要是針對惡病質進行了分析。很多癌癥患者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體重下降,伴隨著肌肉萎縮等問題。身體的各項機能也會因此下降。而誘發這種變化的因素可能就是DNA損傷。
研究者發現,甲醛在血液中聚集的時候,可能導致腎臟過濾甲醛分子,歲后會損傷細胞的DNA,這種DNA損傷會讓腎臟向大腦釋放一種化學物質,名為GDF15。這種物質會抑制食欲,從而影響患者的進食,進而導致人體無法得到足夠的營養供給,最終誘發惡病質。
這項新發現的出現,讓抗癌有了新的思路。或許在未來我們可以通過中和腎臟發出的這種GDF物質的抗體來控制惡病質的發生,避免癌癥患者因為惡病質的出現而威脅免疫力急劇下降,加重病情。
對癌癥患者來說,自身免疫力的強弱對抗癌的效果,接受治療的有效程度有不小的影響。而惡病質的出現就像是抗癌路上的一頭“攔路虎”,若是能夠打敗他,相信會有更多的患者能獲得一線生機。
在患癌后,體型逐漸消瘦的問題很常見。如果沒有好的辦法來改善這種消瘦,就會迅速的出現蛋白質丟失,肌肉松弛,最終表現出惡病質,更容易發生并發癥。
在這里不妨給出3個應對方法,或許能幫你延緩消瘦的出現,改善自己的狀態。
第一種,消除進食方面的障礙
吃的多了,營養自然也就補充上了。比如因為腫瘤占位、壓迫等方式導致的進食障礙,可以通過手術、放化療等方式來縮小腫瘤,避免腫瘤占據較大的空間,也就不容易影響進食。
第二種,改善食欲,促進營養吸收
在化療期間,或者癌痛發作的時候,很多患者都會疼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求助醫生,通過抗嘔吐、促進食欲的藥物來幫助人們改善食欲,輔助進食。只要不是絕對不能吃的食物,想吃就吃。
第三種,增加肌肉鍛煉
光靠吃,不見得能改善惡病質,但是配合一定的運動讀哪里拿,尤其是肌肉鍛煉,能夠更好的改善肌蛋白的合成,從而預防肌肉萎縮,帶來的虛弱乏力等不適。
在患癌后,會因為癌癥、治療等多種因素導致暴瘦。而科學的研究也發現,體重大幅下降和惡病質機制有關,如果你想提前預防,或者延緩消瘦的出現,不妨試試3種方法。
參考資料:
1、《自然》新發現:患癌的人為何會暴瘦?·世界科學·2022-2-23
2、腫瘤惡病質發病機制及中醫藥防治研究進展[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桑亞洲, 張艷, 劉燕,等.2021, 27(1):11.
3、癌癥早期到底有沒有先兆?腫瘤醫生:實不相瞞,身體這15個表現要尤為注意·健康時報·2021-8-18
#春季健康講堂#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