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17 05:46:48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讀:
前幾天一個朋友和我說,你天天講江西菜,為啥江西菜那么美味,不是八大菜系之一?其實就這個問題,還真的會有很多人有疑問。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就要清楚地知道,這八大菜系是怎么來的,這樣才能知道,為啥江西菜不能成為八大菜系之一。
在講這個之前,我們要明確一點,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并不是說,地方菜進入了八大菜系,它才算得美味,真正好不好吃,關鍵在于人,只要當地人覺得好吃,他是不是八大菜系其實都無關緊要。
八大菜系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
一提到飲食很多人喜歡把八大菜系搬出來,而且還說起了歷史,動輒就是幾千年的傳承,但是你可知道這八大菜系的由來,遠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久,至少晚清之前是沒有這個概念的。
在《清稗類鈔》中,對不同地方的飲食記載是:“北人嗜蔥蒜,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粵人嗜淡食,蘇人嗜糖。即以浙江言之,寧波嗜腥味,皆海鮮。紹興嗜有惡臭之物,必俟其霉爛發酵而后食也”。這就表明清代并無菜系一說,更沒有流派一說。
真正八大菜系的出現,是汪紹銓1980年撰寫的《我國的八大菜系》,這也是文獻中最早提到的八大菜系,在文章中,魯、川、蘇、粵、閩、浙、湘、徽算成是八大菜系,但這只是提出,并非確定,一直到1987年,也都是說的“四大菜系”,到了1992年《中國烹飪詞典》出版發行的時候,才有了八大菜系。
也就說我們現在一直說的八大菜系,其實歷史也就30年而已,當時《中國烹飪詞典》中其實也只有四大菜系的說法,后來閩、浙、湘、徽當地的烹飪協會出面,最后進行修改所以有了八大菜系。
江西菜未能入選八大菜系,有4個比較重要的原因。
1、特點不明顯,和其它菜系出現重和
贛菜其實和湘菜有很大的重合,比如喜歡辣味和臘味,其次做菜的手法也很接近,喜歡炒和燉,做出來的菜油重色濃,辣、香、鮮、嫩突出,每個菜系都有很大的差異化,而贛菜和湘菜,其實差異不是特別的大。
2、受眾小,難以大范圍傳播
贛菜是基于鄉土菜發展而來的,他本質上其實就是下飯菜,不同的地方的鄉土菜,最后演變出了贛菜,而在江西事實上菜的特點是非常雜的,口味差異非常大,比如有的地方特別能吃辣,但是有的地區卻不怎么吃辣。
3、餐飲市場垂直化,不需要刻意擠進去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已經不需要,把當地的菜硬擠進去排名了,在菜系形成之前,一直是叫幫菜,后來演變成菜系,都是想把地方的菜,推出去,讓更多人熟知,如今菜系被垂直化,已經被慢慢細分,也不需要去增加第九大菜系,第十大菜系了。
4、適應性差,與外界的交流太少
這一點其實有點像云南菜,很多的食材,只能是取之于本地,在其它地方難以獲取,說到江西菜,叫得響沒幾道,不像湖南、四川、浙江這些地方一樣,再加上贛菜人們的接受度低,地理位置處在中部,與外界交流少,這也難以成為八大菜系。
【食刻說】
江西菜這么美味,為啥不是八大菜系?4個扎心的原因,讓人很無奈。江西菜在本地也都是小范圍流行,口味過于“特殊化”了,江西菜真正共通的地方就是下飯。另外因為八大菜系發展的時間剛好是處于大力推廣菜系的時間,而江西菜此時還并不知名。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首發于百家號:“小談食刻”,未經許可不得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