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18 08:14:18
對地球上人類乃至于所有生物來說,月球都是再熟悉不過的存在,因為45億歲的它幾乎與地球同齡,而地球生命只有38億年歷史。
換言之就是說,在地球生命從單細胞演化到今天的人類文明的過程中,月球全程都在“看著我們”,甚至還在用自身去影響地球生命的演化,因為海洋動植物登上陸地的背后,就有月球引力引發的潮汐漲落的幫助。
然而作為地球有史以來唯一的智慧生命,人類文明對月球的了解其實很有限,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未被科學啟蒙的人類文明,對月球的情況都只有想象與猜測,直到伽利略手工組裝第一架天文望遠鏡并發現月球環形山后,月球的神秘面紗才開始被逐漸揭開,后來的美國載人登月以及形形色色的月球探測器則加速了這一進程。
但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其實永遠只有一面,千百年來皆是如此,非洲陸上的第一批人類看到的月亮,李白看到的月亮,和今天你我他看到的月亮沒有任何不同,都屬于月球正面,月球似乎從未讓人看到過它的背面。
天文學家告訴我們,在地球上看不見月球背面是因為月球早就被地球引力潮汐鎖定了,除了45億年前地月系剛誕生的時候能在地球上看到月球背面外,隨著地月距離的不斷增加以及角動量守恒,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開始趨于一致,最終導致了月球自轉一圈的同時也完成了一圈公轉,從而始終以一面對準地球。
基于以上原因,探索月球背面就成了很多國家的夢想,那么有沒有人實現了這個夢想呢?
答案是有
它就是我國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作為嫦娥工程的第四發探測器,同時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架在月球背面實施軟著陸的探測器,嫦娥四號通過鵲橋通訊中繼衛星與地球保持聯系,繞過了月球這個天然的信號遮擋源,因此我國的科學家才能在地球上收到嫦娥四號傳回的各項數據和影像資料,并遙控嫦娥四號在月球上進行探索。
目前嫦娥四號和它釋放的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在月球背面的隕石坑中工作了快4年了,需要指出的是,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所在的艾特肯隕石坑并不是小坑,而是一個直徑2500公里的月球最古老最大的隕石坑。
而且這個隕石坑里還藏了一個大秘密
具體來說,嫦娥四號在這個隕石坑下290公里深的地方,探測到了一座金屬山或者說金屬塊,它的質量達到了驚人的2200萬億噸,現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座埋藏在月球內部的金屬山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遠古時期提亞與遠古地球碰撞的產物。
所謂提亞,指的是太陽系形成之初的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它曾在45.5億年前與剛誕生的地球有過一次親密接觸,撞擊的威力之大直接導致了地軸傾角的出現,并且撞擊產生的碎片后來還在引力作用下形成了月球。
所以嫦娥四號此次在月球地下發現的金屬塊,很可能就是當年提亞的一部分,甚至不排除地球內部也存在類似的金屬塊,畢竟提亞被地球撞碎后不可能都變成了月球的一部分,很可能還會有一部分融入到了遠古地球身上。
總體來看
嫦娥四號的這個發現,意味著38萬公里外的月球上還有很多情況是人類并不了解的,而想要真正破解地下金屬山或者其他月球謎題,唯一的辦法就是發射更多的月球探測器,或者是派遣航天員建設月球基地。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隨著我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的發射以及月球取樣返回,以及2035年月球基地的建成,月球的秘密必將一一被揭開。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