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18 17:53:32
1985年初春的圓明園,蓓蕾初綻,陽光明媚。
著名物理學家彭桓武正在園內散步,突然,一個記者模樣的女孩興奮地攔住他,提問:“您當年為什么要回國?”
彭老很生氣,怒視著這個20歲出頭的女記者,生氣地說:“你這個提法不對!你應該問為什么不回國?”
彭桓武,是“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
能近距離采訪到大科學家,剛出道不久的女記者十分激動,第一個想問的就是:他們這些當年已經名聞世界的科學家為什么要回國?
在80年代,“為什么回國”是很時髦的話題。
因為,當時有很多年輕人走出國門,第一次開眼見到西洋景后,從此一去不復返。所以,有一些青年人,開始對老一輩科學家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科研條件感到不解,不明白他們為什么回國?
其實,采訪彭老的女記者,是他的學生黃祖洽的晚輩。
女孩十分敬佩彭桓武等新中國的科學拓荒者,但埋頭鉆研學術的彭桓武卻不希望被打擾,所以,很少有人能找到采訪他的機會。
這一天,彭老應約到圓明園散步,女記者通過黃祖洽“打聽”到彭老的行蹤,故意在此等候的。
可是,彭桓武的態度卻讓她眼圈一紅,不知該如何繼續接下來的采訪。
彭老看到女孩好像要哭,有點無奈地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說:
“小姑娘,回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需要理由!學成歸國是每一個海外學子應該做的,學成而不回國、不報效國家,才需要問為什么?”
“我是中國人,我有責任用自己的所學之長,來建設國家,使她強盛起來,不再受列強的欺負。回國,是我的責任,它需要理由嗎?”
彭老的這兩段話說得十分透徹、明白,女孩一下子就領會了其中的意思,含著淚向他鞠躬,感謝他的教誨!
彭桓武,他的名字和中國的第一座核反應堆、原子彈、氫彈等緊密相連,更和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馬克斯·玻恩、薛定諤、鄧稼先、錢三強等關系密切。
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波折和滂湃的激情!
1915年10月6日凌晨,長春縣知事彭樹堂的夫人正倚在床上、閉目養神。恍惚中,她看到一頭憨態可掬的小熊突然闖入長春縣衙,在院子里逛了一圈后,又悠哉游哉地離開了。
夢醒了,懷胎十月的彭夫人順利誕下一子,給孩子取名夢熊,大名彭桓武。
彭樹堂,湖北麻城人。
1897年以舉人身份被張之洞舉薦到日本求學,1904年調到延吉任通判。彼時,日俄戰爭爆發,彭樹堂身為涉外主官,多次和日本人斗智斗勇,力保延吉不落入敵手。
彭樹堂有一顆熱烈的愛國之心,常常教育孩子不要忘記外辱之痛,報效祖國。
1931年9月,彭桓武剛入清華大學就讀,卻突然接到噩耗。
就在他入學后的幾天里,日寇發動“九一八事變”,他在長春的家園被日寇占領了!
哥哥彭夢佛當時也在北京求學,他找到弟弟后,兩人抱頭大哭。
彭夢佛告訴弟弟:我要去當飛行員,用炸彈炸死日寇。
彭桓武說:我身體不好,沒法上前線。
哥哥說:就是戰死,我也要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
弟弟說:我就是自殺,也不會讓日本鬼子抓住我。
兄弟二人又是一頓痛哭,彭夢佛決定投筆從戎,并告訴弟弟:“上前線有我,你安心讀書,把知識學好,以后哥哥用你造的炸彈殺鬼子!”
兄弟二人擊掌為誓,灑淚而別。
彭桓武從小就心臟不好,不能劇烈運動。所以,當他知道自己無法像哥哥一樣上戰場的時候,就下定決心,科學救國!
1935年,彭桓武回到長春,見到父親彭樹堂。
此時,長春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日本人,父親彭樹堂拒絕日本人的招攬,閉門在家。父子相見,唏噓恍如隔世。
盤桓數日后,彭桓武需趕回清華大學,拜在周培源先生門下。
父親送他,路過長春衙門的時候,彭桓武又看到了熟悉的楹聯:“衙作禪堂心作佛,民為眷屬國為家”,這是父親的親筆。
看著身著長袍、孑然獨立在衙門口的父親,彭桓武明白了他的深意。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彭桓武還在清華刻苦學習。
在當時的清華、北大,有許許多多和彭桓武一樣心系家國的學子!
日益深重的民族災難、自強不息的學者風骨,都在教育著、激勵著萬千學子,為家國強盛而讀書,為救亡抗日而讀書,為了雪恥洗辱而讀書!
在數學、物理方面天賦極高的彭桓武,先被西南聯大聘為理化系教師。不久,又被導師周培源推薦到愛丁堡大學,師從德裔教授馬克斯·玻恩,學習理論物理學。
馬克斯·玻恩是當時最前沿的物理學家,美國的“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就是他的學生。
在馬克斯·玻恩的門下,彭桓武貪婪地吸收著世界最先進的物理知識,日進千里。他的過人天賦引起了玻恩的驚訝,甚至多次在和愛因斯坦的通信中,“炫耀”自己收了一個聰明的中國學生。
1940年,順利拿到哲學博士學位的彭桓武,被導師推薦到薛定諤的門下。
1946年,在兩大世界級導師的教導下,彭桓武不僅順利拿到科學博士學位,還跟玻恩、薛定諤合作,成功解決多個世界級課題,享譽西方科學界。
彭桓武的同學、朋友,愛爾蘭姑娘鮑文曾問他:“二戰結束了,你可以留下來做教授的,你還會回去嗎?”
姑娘的心意昭然,彭桓武沉默了一會兒,卻說:“我永遠只屬于我的祖國——中國!”
當年,哥哥彭夢佛投筆從戎,直接去考杭州筧橋航校。雖然他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筆試、面試,遺憾的是,由于他的眼睛不好,遺憾地刷了下來。
這個小小的打擊對彭夢佛來說不算什么,彭桓武卻替哥哥惋惜。
彭夢佛卻反過來安慰他說:此身既然已許家國,那就當兵上前線,在地面上殺鬼子也暢快。
于是,彭夢佛去考黃埔軍校,進入炮兵科學習。
后來,他如愿以償地走上了戰場,親手把炮彈送進炮膛殺鬼子!
彭桓武始終記得當年與哥哥立下的誓言,他輾轉拜在多位世界大師的門下,刻苦學習最前沿的知識,最后造出一個“大炮仗”!從此,再也沒有列強敢來欺負中國了!
兄弟二人雖然選擇的道路不同,但其志向卻一貫如一,都為了中國人不被列強欺負,而在各自的道路上拼搏、猛進。
彭桓武有個同門師兄叫克勞斯.福克斯,此人才華橫溢,曾參加過美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工作。
1943年,兩人在劍橋大學的基本粒子學術會上相遇。
彭桓武見到他的第一面,就是關心地問他在原子彈方面的研究進展怎么樣了?
雖然去國很遠、很久,彭桓武依舊想知道西方國家在原子彈方面的研發進展,因為,他從那時就意識到,中國有一天也一定要擁有屬于自己的原子彈。
未雨綢繆,只因心系家國!
1947年冬,在聲譽最隆的時刻,彭桓武毅然選擇回到了祖國。
馬克斯·玻恩和薛定諤都不舍得得意門生離開,曾想極力挽留他留下。可是,彭桓武沒有任何猶豫地回絕了。
當年,他曾對哥哥彭夢佛承諾要給他造炸彈,他還曾在長春衙門父親手書的對聯前立誓報國......回國,才能讓他的生命價值得到真正的體現!
所以,你若問他為什么要回國?他怒目以對:為什么不回國?
你若問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是何時?他說:當我歸來踏上祖國大地的那一刻!
1950年5月19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
彭桓武、錢三強、吳有訓、何澤慧、程開甲等世界級的科學家匯聚一堂,成為我國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拓荒者,帶領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踏上了偉大的科技強國的征程!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