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21 20:17:33
綜述
在我們的印象中,如果一種動物已經處在瀕危的狀態,那么基本上就是因為環境污染或者破壞,這也是現在比較普遍的現象,不過有一些情況確實很特殊,甚至聽來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翻車魚。
準確來說它應該被叫做易危生物而不是瀕危生物,而它之所以被列為易危生物,其實跟環境污染或者破壞的關系不大,最根本的原因是它自己,簡單說就是這種魚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根本不會逃跑,那它們為什么會有這種反常的行為呢?
翻車魚
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翻車魚,首先這個名字肯定就已經引起很多人的好奇了,為什么要叫翻車魚呢?
這其實跟這種魚在海上的活動方式有關,因為它們非常鐘愛曬太陽,而且一曬就要曬上很長時間,但是目的可不是為了補鈣,而是殺蟲。
翻車魚的體表有著大量的寄生蟲,如果不想辦法殺死的話,會對它們造成不小的影響,但是正常游泳的姿勢肯定是曬不到多大面積的,所以它們就會專門把身體側著翻過來,曬完一面之后再翻過另一面,就像翻車了一樣,所以就有了翻車魚的名字。
目前來看,這種魚基本上只生活在海洋當中,并且對于溫度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更多時候都只能在熱帶或者亞熱帶的海里面找到它們,極少數才會出現在溫帶和寒帶,我們猜想這些區域的翻車魚應該不是自己游過去的,畢竟那里確實沒有什么太陽。
你可能會問,那干嘛不游回有太陽的地方來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很簡單粗暴,因為翻車魚的游泳技術很差,尤其是在速度方面,在整個海洋游泳慢的動物當中,翻車魚也是排得上號的了,所以它們的活動區域也相對要小很多。
不過這只是說平面上的區域,如果要算上立面的就另說了,畢竟翻車魚還是有一項絕活的,那就是潛水,有記錄顯示,翻車魚能夠達到的最大潛水深度在800米上下,有時候甚至要更深。
這在表層魚類當中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一般來說如果你發現一只翻車魚開始潛到深海里去了的話,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推斷出它附近的淺海當中應該已經沒有食物了,所以它才會頂著高壓的阻礙去到深海,尋找那里的蝦蟹。
易危物種
當然,跟翻車魚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危險相比,覓食碰到的這一點障礙根本算不了什么,一只小翻車魚要想順利長大,必須經歷重重考驗,只要有一關過不去,就什么也沒有了。
首先,剛剛生出來的翻車魚體型是很小的,對于稍微大一點的魚蝦來說,它們就是最好的食物,就好像海洋里隨處可見的浮游生物一樣,大一點的魚一張口就能吃掉一大群,所以造物主也很聰明,為了能夠讓翻車魚能夠繼續繁衍存活下去,便給了它們超強的繁殖力。
一只成年的翻車魚一次產卵的數量能夠高達3億枚,基本上就是用絕對數量的優勢來保證存活量。
在這3億枚魚卵中最后可以順利成長為大翻車魚的只有極少的一部分,因為它們確實是太脆弱了,別說是小魚小蝦的捕食了,就是海上突然來了一場暴雨都能讓翻車魚幼仔死上一大片。
生它們的父母也不會管它們,畢竟有整整3億只呢,就算真的想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它們的成長之路就好像鯉魚躍龍門一樣,運氣和實力缺一不可。
當然,這么脆弱的生命體如果必須花上一年半載才能長大的話,就算比3億更多也擋不住這個物種的滅絕,所以造物主就給了它們第二個絕技,那就是快速生長,在相同時間里,別的小魚仔可能只是有了一些細微的變化,但翻車魚已經基本完全變了樣子,也只有這樣,才能盡快擁有獨立生存的能力。
看起來翻車魚還是一種挺勵志的魚類,但是為什么又說它們是易危生物呢?第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上面說過的游泳速度慢,不管在海里還是陸地,行動遲緩的動物在逃生上都很吃虧,天敵已經張開了大嘴,而你才開始緩緩轉身,又怎么逃得過呢?
不過比這還要命的其實是它們的消極對抗戰術,即便捕獵者已經站在它們面前了,翻車魚還是可以做到無動于衷,就算被海灘上的海豹啃食也不會跑,儼然一副放棄抵抗聽天由命的狀態,對捕獵者來說這簡直就是免費的一餐,這也是為什么翻車魚別列為易危生物的原因。
當然,只是易危而不是瀕危,因為從數據上看,進入成年階段的翻車魚存活率還是挺高的,這好像跟它們消極對抗的戰術不太相符,這其實是得益于它們的秘密武器,也就是粗糙的外表皮,即便是牙齒鋒利的大魚,也很難穿透它們的皮膚,就像烏龜身上的那層外殼一樣,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這才能讓翻車魚繼續活下來。
結語
所以自然其實還是很有趣的,雖然翻車魚怎么看都處在食物鏈的底層,甚至人類都將其成為易危生物,但是為了能夠讓這個物種繼續延續下去,還是想出了很多辦法,不得不說真實讓人大開眼界。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