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29 05:39:26
綜述
章魚是章魚科26屬252種海洋軟體動物的通稱,為頭足綱最大科;在科學家對章魚的歷史溯源過程中,通過化石檢測發現章魚這種頭足類生物最早生活在4.9億年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
實際上,能夠在那一時期出現并延續至今的生命類型屈指可數,章魚在地球上生活的歷史遠超于人類;每當科學家去審視章魚時都會驚嘆不已,這種生物的智商實在太高了,以至于科學家認為它根本就不是地球生物,而是從外星文明中移居過來,在地球上生根發芽。
章魚到底有多聰明?
眾所周知,人類能夠在現代社會中站到食物鏈頂端,成為地球的絕對統治者,依靠的是智慧思維在大腦中形成,從而做出改變環境的舉動。
其他動物雖然在進化過程中身體條件一點點適應環境的變化,但它們并沒有進化出高級的智慧形式,雖然動物們能簡單思考,但絕對做不到像人類這般聰明。
可是這一理論放在章魚身上就顯然不適用了。
為引導幼兒啟蒙,美國斯坦福大學曾設計了被稱為“棉花糖實驗”的測試內容,整場測試非常簡單,在一個房間里放個棉花糖,提前告知小孩,如果他能忍住誘惑在15分鐘內不碰這個棉花糖,那作為獎勵他在15分鐘后可以多吃一個。
這項實驗的目的主要用來考驗人類對食物的認知能力,還有他對于未來時間的規劃能力。這在很多人看來不過是再簡單不過的考驗,可是你知道除了人以外的動物很少有能通過實驗測試的。
其他動物會出于本能去吃掉或者儲存食物,它們不能理解等待的含義,即便有人告訴它只要忍耐15分鐘就能獲得雙倍獎勵,這在動物看來也是莫名其妙的事情。到嘴邊的食物不去吃,為什么要等半天呢?那食物對它們的誘惑太大了。
不過對于那些訓練有素的寵物狗倒是可以輕易完成,寵物狗可以模糊理解人類的認知思維,但它們愿意等待的出發點是聽從主人的命令,而非是為了后續的雙倍獎勵。
但這項實驗章魚卻能輕易完成,只要通過訓練讓章魚明白,它們晚一點吃掉食物的話,會得到雙倍的獎勵,那么它們真的可以控制自己。
和寵物狗不同,它們的出發點是為了后續豐富的回報,而不是對人類唯命是從,這就是章魚的可怕之處。
科學家隨后研究發現,章魚的聰明程度幾乎達到了人類6-7歲小孩子的智商,它們不僅有著超強的好奇心,還有自己的一套享樂模式。如果說未來哪種生物能夠取代人類成為地球的霸主,那章魚肯定要占據首席。
章魚的身體結構遠超于人類
或許很多人不理解,就算章魚真的比其他生物聰明,那也最多相當于7歲小孩兒的智商,7歲小孩能顛覆人類現有的科學成就,取代人類的地位?這顯然有點說不通。想要解釋這一問題,我們從章魚的身體結構就能發現。
首先是章魚的身體結構,和人類不同的是,章魚有3顆心臟,主心臟用來給全身供血,還有兩顆心臟負責章魚鰓的運作。
心臟是人類進行生產活動的前提,如果沒有心臟源源不斷向大腦提供能量,那人類大腦也不可能進行思考。
可章魚竟然有3個心臟,這是否意味著它們能夠為大腦提供三倍動力,促進思維的超越性進化?
這里我們就要說到章魚的大腦了,章魚至少有9個大腦,其中一個主腦負責跟記憶系統相連,儲存和消化章魚從外部環境中攝取的記憶信息;還有8個副腦位于8條觸手上,它們不受主腦的控制,可以自行控制觸手的行動。
這就意味著章魚至少有2套記憶系統,大腦就相當于中央計算機,剩下8個副腦可以在中央計算機過載時分擔其任務,控制章魚身體的運動。
要知道,即便是高級智慧生物——人,也只有一個大腦而已,而且全身都需要在大腦的控制下才能完成外在行動。
但大腦從接受信息到處理信息再到給四肢下達指令是需要時間的,這就意味著人類在面對突發狀況時不如章魚迅速;況且章魚的大腦模式本就比人類高級,主腦負責處理記憶信息,副腦雖不參與思考工作,卻可以起到儲存器的作用,這說明章魚在信息攝取和分析上也要遠勝于人類。
這不由得讓我們感到害怕,在科學家分析過地球上數以萬計的生命形式后,從未發現有生物能像章魚這般在身體結構上具備完整性,它們甚至可以被認為是智慧生命的下一階段。
如果人類能夠具備章魚這般超越的大腦結構,我們也將能夠創造出更具時代性的科學成果。
結語
正是因為章魚的特殊,讓科學家認為這種結構的生物不可能是從地球上誕生而來;有科學家推測,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前地球曾遭受過隕石雨的襲擊,章魚或許在那個時刻跟隨者隕石雨一起來到了地球。
至于為何章魚大腦結構如此發達卻仍未能統治地球,我們只能認為它仍處于未開化的狀態;或許真有那么一天,就像科幻作品中描述的那樣,人類將被徹底取代,章魚的時代來臨了。
標簽: 到底有多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