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30 14:44:25
鸚鵡以其非凡的認知能力和超長的壽命而聞名,亞馬遜鸚鵡的平均壽命達80歲。曾經生活在英國利物浦的一只亞馬遜鸚鵡,陪伴自己的主人走到生命的盡頭,到104歲才去世。
甚至,這種不會飛的,看起來呆萌呆萌的鸮鸚鵡,其平均壽命也超過80歲……
在最近發表于《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的一項新研究中,馬克斯·普朗克動物行為研究所(MPI-AB)的科學家們研究了217種鸚鵡,他們證實了一個觀點:鸚鵡的大腦相對較大,壽命越長。這項研究首次揭示了鸚鵡大腦大小與壽命之間的聯系,表明認知能力的提高可能有助于鸚鵡應對環境中的威脅,并延長壽命。
盡管鸚鵡因其長壽命和復雜的認知而聞名,其壽命和大腦的大小相對身體的比率,與靈長類動物相當,但這兩種特征否相互影響此前科學家們尚不清楚。
“問題在于獲取高質量的數據,”MPI-AB的博士生、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西蒙·斯梅萊(Simeon Smeele)說。只有通過比較世界上多種鸚鵡,才能了解鸚鵡長壽的原因。
為了獲得足夠的樣本量,來自MPI-AB和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MPI EvA)的科學家與Species360合作,他們匯總了來自1000多家動物園的13萬多只鸚鵡的數據。該數據庫使研究小組首次獲得了217種鸚鵡平均壽命的可靠估計值,這些鸚鵡占所有已知物種的一半以上。
該分析揭示了鸚鵡壽命的驚人差異,無花果鸚鵡的平均壽命為兩年,猩紅金剛鸚鵡的平均壽命為30年,其他長壽物種包括來自澳大利亞的硫冠鳳頭鸚鵡,平均壽命為25年。
“在這種體型的鳥類中,平均壽命為30年是極為罕見的,”斯梅萊說,“有些鸚鵡的壽命超過80年,即使是對人類來說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年齡。這樣的壽命是十分驚人的,如果你知道這種鳥類的體重不足一個人類的1/100。”
接下來,研究小組進行了大規模的對比分析,以確定鸚鵡著名的認知能力是否對它們的壽命有任何影響。他們研究了兩個假設:第一,大腦相對較大可以延長壽命。換句話說,更聰明的鳥可以更好地解決野外的問題,從而延長壽命。其次,相對較大的大腦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生長,因此需要更長的壽命。對于每一個鸚鵡物種,他們都收集了有關大腦相對大小、平均體重和發育變量的數據。
然后,他們結合數據,為每個假設運行模型,查看哪個模型最能解釋數據。他們的研究結果首次證明,大腦尺寸的增加延長了鸚鵡的壽命。因為大腦相對比身體的比例,可以作為智力的指標,研究結果表明,大腦相對較大的鸚鵡具有認知能力,能夠在野外解決可能致命的問題,而這種智力使它們能夠活得更長。
斯梅萊說:“這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一般來說,大腦越大,物種就越靈活,壽命也就越長。例如,如果它們最喜歡的食物吃完了,它們可以學會尋找新的食物,從而生存下來。”
科學家們感到驚訝的是,飲食等因素,或大腦發育所需的更長時間,并沒有導致平均壽命更長。斯梅萊說:“我們本以為發育路徑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因為在靈長類動物中,正是這種發育成本解釋了大腦大小和壽命之間的聯系。”
未來,該團隊計劃探索鸚鵡的社交和文化學習是否也有助于延長壽命。斯梅萊說:“大腦較大的鳥類可能會花更多的時間在社交上學習好幾代鸚鵡流傳下來的覓食技術。這種學習時間的延長也可能解釋更長的壽命,因為這需要更多的時間,但也使覓食技能更具適應性。”
“有一件事讓我們人類變得特別,那就是大量的社會學習技能。我們真的很興奮地看到長壽鸚鵡是否也有一個‘童年’,在這個童年里,它們必須學習從尋找和打開堅果到避免打擾占主導地位的雄性動物的一切。最終,我們想了解是哪些進化驅動因素創造了一個與我們的祖先生活史非常相似的物種。”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寰宇科學新觀察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