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30 15:48:55
數十億年前火星上也有海洋,如今卻沒有了,僅僅會偶爾出現少量咸水。
摘要:幾十年來,人們對火星的好奇被一點一點地揭露出來,越來越多的新發現啟發著人們參與其中。人們渴望去實現曾經在這個美麗的行星上的傳說與故事,也許將來,那些某天突發奇想的神話會變成現實。
一段時間以來,科學家們確認過這顆紅色星球上存在著固態或氣態水。數十億年前,火星的北半球曾擁有溪流、湖泊甚至海洋。然而今天,這顆行星不再擁有液態水,至少不是一直存在液態水。而這是由于這顆紅色星球上的大氣稀薄,受到了大氣壓力弱以及它自身溫度因素的影響。事實上,根據最近的研究,鹽水會間歇性地形成在火星表面。
火星上的水?
近半世紀以來,火星上是否存在水一直是科學家們提出的重要議題之一。另外,許多證據表明這顆紅色星球的表面上或表面下存在水。事實上,火星有河床、冰蓋、被侵蝕的隕石坑和與液態水存在相關的礦物質。此外,根據最近的分析,火星的土壤含有1.5%到3%的水,火星的大氣中也存在少量水蒸氣。
我們知道火星上存在氣態或固態的水。同樣,我們知道這顆行星的北半球曾經擁有一片海洋。然而,另一個問題出現了:現在火星上可以有液態水嗎?如果火星的大氣壓力和溫度系統太脆弱以至于形成液態水的條件是可能出現的,那么它的表面似乎仍然會偶爾出現鹽水。
火星上的一年中只有幾天存在咸水
根據行星科學研究所(PlanetaryScienceInstitute)的資深科學家諾貝爾施格霍夫(NorbertSchorghofer)的最新研究,咸水可能會偶爾在火星表面形成。即使這在一年中只有幾天是可能的,但火星表面液態水的存在可以讓我們更多地了解這顆紅色星球上季節的運作方式。
“火星上有許多區域富含冷冰且有許多沒有冰的高溫區域,但是在冰冷區,溫度超過熔點的區域是幾乎不可能找到的,而這些很難找到的區域就是一個個理想的位置。這個理想的位置就是液態水形成的地方。”施格霍夫(Schorghofer)這樣說。
根據施格霍夫(Schorghofer)的解釋,這個過程會這樣發生:在冬天,一塊中緯度地區的巖石會投下陰影。陰影區域會很冷,以至于會形成冰。然后,在春季,當該區域不再處于陰影處時,它的溫度會指數級上升,從-128°C上升到-10°C。因此液態水就形成了。面對這種可能性,施格霍夫(Schorghofer)在他的研究中設計了一系列模型,模擬火星的熱能信息和能量平衡。
相關知識
火星(拉丁語:Mars;天文符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為太陽系里四顆類地行星之一。西方稱火星為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戰神,所以在英語中,火星是羅馬戰神的意思,通常被稱為“紅色星球”;古漢語中則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讓人無法捉摸而稱之為熒惑。
火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質量、體積僅比水星略大。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則與地球相當,但繞太陽公轉周期是地球的兩倍[3]。在地球上,火星肉眼可見,亮度可達-2.91,只比金星、月球和太陽暗,但在大部分時間里比木星暗。火星距離地球最近在5400萬公里(最遠達4億公里,探測器需飛行約7個月抵達火星)。
火星大氣以二氧化碳為主,既稀薄又寒冷,其表面特征讓人聯想起月球上的撞擊坑,以及地球上的山谷、沙漠和極地冰蓋。英語中,通常被稱為紅色星球(英語:Red Planet)。[4][5]是因為火星在視覺上呈現為橘紅色是因為地表廣泛普遍的分布著氧化鐵的造成的,它使火星呈現出一種紅色的外觀,在肉眼可見的天體中獨具一格。火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火星南半球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半球則是較年輕的平原。
火星已被數10艘無人航天器探索。1964年11月28日,由NASA發射的水手4號是第一個訪問火星的航天器,于1965年7月15日最接近該行星。蘇聯火星3號飛船于1971年12月實現了軟著陸,但著陸后數秒內失去了聯系。歐洲空間局成為第三間派遣探測器訪問火星的航太機構,其火星快車號于2003年12月25日到達火星軌道。2014年9月24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火星軌道探測器到達火星軌道,成為第四個成功派遣探測器到達火星的航太機構。接著還有阿聯酋的希望號與及中國的天問一號。
BY: Manon Fraschin
FY: 無窮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后聯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