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發基金 時間:2023-05-31 09:28:52
來源:廣發基金
【資料圖】
最近有兩個數據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一個是5月份新發基金規模創近8年以來新低。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5日,5月份共有24只新基金成立、發行總份額191.66億份,遭遇近8年來最“冷”時刻。
數據來源:wind,日期截至2023-05-25
哪怕是今年3、4月被行業視為近期新發基金低谷,新成立的基金也依然有108只和84只,發行總份額達到561.17億份和667.15億份。(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投資者信心的低迷程度可見一斑。
二是股債收益差再次來到了逼近-2X標準差的水平。
可能還有一部分小伙伴對股債收益差這個指標不是特別了解,基長在這里簡單科普一下。
股債收益差,指的是代表股市的“投資收益率”高于債市“無風險收益率”的部分,常被用于判斷股票和債券哪一類資產投資性價比更高。
有人將這一指標跟A股市場的走勢進行對比,發現在預判未來走勢上具有一定的準確性,所以不少人也會以這個指標作為自己投資操作的重點參考。
正如同樣是半杯水,悲觀者會哀嘆:“只剩半杯水了啊”,樂觀者會開心:“還有半杯水呢”。
在投資上也是一樣的,同樣的一個數據、同樣的一張圖,有人會看到股市情緒非常差,看到了較為悲觀的經濟和基本面預期,覺得“市場要完了”;但有的人卻是看到了潛在的布局機會。
投資大師約翰鄧普頓說過這么一句話:
“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毀滅。”
現在的市場情緒有沒有來到“絕望”這一階段,沒辦法給個定論。不過,從以上兩個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到至少市場已經相當低迷,不少人的投資信心也所剩無幾了。
對于稍有經驗的基民來說,這樣的時刻真的太常見了。近的有2022年10月份、2022年4月份的時候,稍遠的有2020年3月,更遠的有2018年12月、2016年1月。
數據來源:wind,日期范圍為2013-05-30至2023-05-30。指數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每逢市場下跌、悲觀情緒蔓延之際,身處其中的我們會覺得很難熬,恨不得割肉離場,離開這個“傷心地”。
然而,當市場觸底反彈、迎來回暖之后,再去回望當時的低迷時刻,有多少人暗暗后悔,后悔自己當時沒有把握好機會,在低點逆勢加倉布局?
股市里沒有新鮮事。
盡管股市每一次上漲跟下跌的理由都不盡相同,但均值回歸的歷史規律仍屢屢應驗。
聊這么多,基長是希望大家能夠多一點信心和耐心,而不是被悲觀情緒所裹挾,做出未來可能會后悔的決定。
尤其是已經在執行定投計劃的小伙伴,千萬不要因為市場低迷、擔心下跌就選擇暫停定投。
要知道,定投能夠有效的原理恰恰就在于,在低點時能夠用同樣的金額積攢更多的份額,這樣等到市場回暖時就能夠獲利。
如果行情不好就暫停定投,那最終的收益效果往往會大打折扣。
最后,用一句廣為流傳的話結尾,與各位小伙伴共勉:風險在人聲鼎沸處,機會在無人問津時。
(責任編輯:葉景)標簽:
下一篇:最后一頁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