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騰訊網 時間:2023-08-07 07:21:34
近日
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印發
(資料圖)
《江蘇省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
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第一批)
我市兩案例入選
經驗做法全省推廣
兩案例分別是:天寧區整理資源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金壇區探索鹽穴再利用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
天寧區
近年來,天寧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蘇南模式”向生態和高質量發展再出發。以“資源優配增效、空間優化重塑”為目標,推進全域全要素自然資源“碎片化”整治。通過“危污亂散低”用地出清提升專項行動,關停淘汰落后產能,整理騰挪促進產業升級和集聚。通過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治理,重塑生態體系。成功引進農文旅生態產業,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提升與產業轉型升級互促共贏。
天寧區2020年和2021年先后獲批江蘇省首批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試點和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在焦溪季子農文旅綜合項目中,將生態管養責任通過“生態管養協議”的方式納入供地方案,大大激活了企業參與生態修復的積極性,為政府回籠和節省成本近8.6億。
金壇區
金壇區于2021年啟動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金壇特殊的地下鹽穴空間資源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了基礎條件。作為地下鹽層開采后形成的礦洞,鹽穴具有體積大、密閉好、穩定性高的特點,是天然的“密封罐”,十分適用于各類儲能項目。
金壇立足稟賦優勢,對自然資源深度挖潛,打造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發電項目,探索基于地下空間資源再利用的價值實現路徑,進一步激活土地資源,實現價值轉化。去年5月26日,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范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是世界首座非補燃式壓縮空氣儲能電站,也是國內首次利用鹽穴資源的發電項目。廢棄鹽穴變儲氣“寶庫”,金壇開辟了中國地下鹽穴、礦井等深地資源再利用的新領域,探索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
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有效實現生態產品價值,對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我市將按照上級部署要求,深入推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機制和模式的持續探索,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用“金山銀山”反哺“綠水青山”。
標簽:
下一篇:最后一頁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