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是說,臺州沒有地方是不好吃的

        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2-27 07:42:49

        天臺在我印象里,是個很有靈氣的地方。聞名全國的天臺山,不僅有好看的風景,佛教與道教也在這座仙山上和諧共存。

        許多內心有追求的人選擇在天臺隱居,和大自然做朋友,過超脫世俗的生活。

        不知道uu們有沒有看《令人心動的offer》,我之前蠻喜歡的一個選手是何運晨,他就是天臺人,所以對于天臺,眼睛里本身就有一層濾鏡。

        除了風景很絕,這里的生活也很舒適。縣城的節奏不緊不慢,也不怎么內卷,晚上沒有高高的寫字樓燈火通明,倒是飯點各家各戶家里燈大多都亮著,比較有生活氣息。

        小朋友四點多放學,許多家長就開著汽車或者電瓶車停在學校門口殷切地等著孩子們,而這個點互聯網打工人可能開完一天的會,剛剛開始工作。

        這里上班的人基本到點就準時下班,回家吃飯的吃飯,也有不少人鉆進各種美食店享受晚餐。

        說到美食,天臺可自帶一手好牌。

        從天臺回來后,我幾乎和每個朋友都說:這里除了國清寺,真的值得專程為吃去一趟、如果胃可以,一天五頓不是問題,建議少食多餐!

        我過年期間都沒有吃胖,但在天臺的兩天半竟然吃胖了一公斤,其實每天步行也很多,回來稱體重的時候一邊emo,另一方面又覺得不吃會后悔。

        下面,想和大家分享下這次天臺吃到流連忘返的美食,有各種碳水炸彈,比如:麥餅、餃餅筒、糊拉汰、麥蝦、小烤餅、牛血羹……

        炒菜也相當落胃,讓人分分鐘成為干飯王。

        天臺還有不少獨具風格的小店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比如精品咖啡館、面包屋、西餐店,部分水準不輸給杭州與上海哦。

        今天的文,會分為三部分,一起吃吃吃吧~

        1. 天臺必去的館子

        2. 好吃到反復去吃的小吃店

        3. 獨具風格的小店

        天臺必去的館子

        如果想一站式吃各種天臺代表性美食,其實去這幾家就能輕松實現愿望。它們家家都是美食種類多,味道也經得起考驗。

        徐家小吃(原赤城牌坊店)

        :67元/人

        :濟公大道301號

        在天臺,麥餅店遍地都是,詢問酒店本地的土著哪里好吃,她推薦了「徐家」。

        徐家在天臺縣是很有名的餐館,開在天臺新城,起初到這附近的街區的時候冷清得很,路上人和車都稀稀拉拉。

        但一推進徐家的門,里面的熱鬧讓我大為震驚,像是走進了日本的深夜居酒屋,人聲鼎沸,服務員也顯得非常忙碌。

        這里環境像古代客棧,黃色燈籠上寫了天臺的各種美食:大麥餅,清明餃,玉米糊,冬至圓,酒釀元宵……其中還混雜了:招財進寶。

        去徐家的好處是,可以一站式把好吃的臺州美食一次性打卡完畢,有名的小吃麥餅、食餅筒、糯米餅、牛血羹、糊拉汰都可以一次性吃到。還能點一些大菜,不管是多人聚餐還是一人食,這里都合適。

        徐家是明檔點菜,菜是肉眼可見新鮮。部分新鮮食材提前被切好,葷素搭配在一起,下到品嘗小吃,上到宴請,在這里都可以發生。

        像麥餅、食餅筒、糊拉汰等都能在透明的玻璃后看到阿姨們在現做。

        說到這里的必吃,必須是「天臺大麥餅」,之前網購過臨海麥餅,那個大小已經讓我覺得內心顫抖了。

        沒想到這里的更大,拿手機對比看你就知道了(手機是iPhone11,6.1英寸大小)。

        大麥餅有好幾種口味可選,經典是純肉餡兒,15元一大張,發現老天臺人都愛點它。

        另外還有菜肉餡、土豆肉餡等,價格是20元。想吃得清爽點,點了菜肉餡兒的,里面的菜吃著像野菜。

        它表面被煎得微微焦,油光發亮,吃起來自帶脆感,嚼起來又有韌勁。

        菜肉餡料給得很充足,每一口都很扎實,我吃了兩片就到撐肚的程度了!

        后來我還把這麥餅打包回家當早餐,每次吃到它,心就已經在天臺了。

        本來覺得之前網購的南瓜絲餡已經夠好吃了,和這里先吃比起來,至少打五折,這該死的碳水炸彈,太會迷惑人了!

        另外還點了一個湯:自制梅丸。

        梅丸是一種豆腐皮里面包著肉的食物,純手工制作。肉餡中似乎還包了馬蹄,吃起來有清爽感,軟中帶脆。

        梅丸湯有點像杭州的三鮮湯,除了梅丸外,配料還有鵪鶉蛋、筍、木耳、香菇、胡蘿卜、菠菜……顏色看著就很開胃。

        湯底很鮮,我本來因為吃得太飽沒食欲,喝了幾口湯竟然還想來一碗米飯了。

        不管你在這里點幾樣菜,堂食都會送上一大壺免費的豆漿。它豆香味很濃郁,無糖,是小時候豆漿的味道,越喝越香。

        其他這里很值得點的還有:紅燒肉、手工三鮮肉丸、餃餅筒、面拖桑樹葉,它們都是天臺美食的代表作。

        土灶頭

        :80元/人

        :勞動路390號(西演茅還有一家)

        看到不少網友都在說:在天臺沒吃過土灶頭是不完整的。

        一來到這里,看著我還拖著行李,服務員就很熱情地幫我拿行李,并安排入座,入座后馬上準備好碗筷以及倒好熱豆漿,被這個行為暖到了。

        對了,這里的豆漿也是免費的。

        土灶頭是明檔點菜,逛了一圈點菜區,我甚至以為自己誤入了一個東北菜館,唉呀媽呀~這分量是我們浙江人的分量嗎?給得也過于豪氣了吧。

        大家先看看這幾個點菜區的大菜,菜量還是以手機大小來參考(6.1英寸屏幕)。

        我點了幾個店里比較受歡迎的菜:梅干菜餅、養生豆腐皮、紅糖糍粑、南瓜煲。

        梅干菜餅剛端上來還有點小燙,大家一定要趁熱吃,這時候皮兒脆脆,內餡的干菜香也是香到了峰值。

        里面夾著吃起來并不膩的肥肉,在干菜的咸香包裹中,還能吃出一些甜味。

        我很喜歡的是這兒的豆皮,和一般下到湯里的做法不同,這里直接是濕豆皮蘸醬料吃,還第一次碰到。

        醬料大概是醋+醬油+蔥+香菜+蒜,新鮮豆皮蘸醬后吃下,整體口味很清爽,豆皮口感又脆又嫩,整個菜熱量又低。

        麻糍也讓人很愛,新鮮端上來的麻糍是綠色的,外面糯嘰嘰的綠皮自帶中草藥的香味,里面是紅糖與堅果碎組成的餡兒。外皮軟軟的,里面又脆脆的,口感就讓人很上癮。

        餡兒也不太甜,吃兩個不覺得膩,但著實飽腹~

        南瓜煲是其中稍微表現遜色一點的,南瓜是帶皮的粉南瓜,蒸的時候底部放了很多蒜,上面放了幾塊紅燒肉。蒜香跑進了南瓜,味道更香甜了。

        缺點是覺得南瓜口感有點過硬,或許時間再蒸久一點,軟了會更好吃。

        還送了一份小水果,擺成了人的表情,竟然挺幽默的。

        另外幾個飽受大家夸獎的大菜由于胃的限制,遺憾錯過,比如:特色花雕雞、功夫鱸魚、香芋煲……

        希望吃過的uu們來評論區說說呀~

        御清齋總店

        :44元/人

        :天一街58號

        御清齋是天臺的一家百年店,位置開在天臺重要的歷史街區:舊時天臺縣廳附近,店門頭的裝修是老字號風格,古時的飛檐直接被搬過來了。

        和徐家一樣,這兒也能一次性打卡許多天臺小吃,只不過炒菜類比較少。這里最有名的是「餃餅筒」和「修緣蒸糕」,獲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稱號。

        在這里點了一份五虎擒羊餃餅筒、一份五香豬肝。

        餃餅筒都是現做的,外面是一層煎得金黃的面皮,里面裹著:萵筍絲、胡蘿卜絲、粉絲、豆干絲、土豆絲、豬肝片、羊肉、火腿片、雞蛋片……餡料超豐富。

        做好的餃餅筒對半切開,橫切面能看到五顏六色的食材聚在一起,讓人很有食欲。

        味道也不錯,又能吃到蔬菜絲的清新感,又覺得肉香也誘人,餅皮又脆又韌,口感口味都立體。

        不過它太占肚子了,吃完半個就飽了,是個扛餓之選,缺點是吃到后面會覺得皮有點油膩。

        五香豬肝也很好吃,它比較像下酒菜。鹵好的豬肝口感綿綿沙沙的,各種香料的香味融在了豬肝里面,吃起來有回味,肉腥味很淡很淡,我覺得它配粥吃不錯。

        這里晚上關門比較早,最好早點過去哦。

        其它同類推薦:

        新陽光

        銀輪陽光

        榮和農家樂

        好吃到反復去的小吃店

        天臺人其實很愛吃牛肉相關的食物,比如牛肉羹、牛雜湯。

        這里算是山區,有適合放牧的環境,比如有自然草場,不少村民家里都會養牛,其中90%以上都是黃牛,它們也叫“小狗牛”。

        天臺黃牛在全浙江都算很有名的品種,體型不大,肉質有緊實有彈性。

        在天臺,我也有專門去找與牛相關的美味,最有名也最具當地特色的就是「牛血羹」。

        臺州美食多少有重合,牛血羹是天臺獨有。本來想去大名鼎鼎的「北門牛血羹」,但是剛好撞上了店鋪的裝修日子,太不湊巧了。

        這家是許多在外工作的天臺人一回家就會來解解饞的小破店,環境樸素,但牛雜湯牛血羹都會讓人吃出幸福感來。

        施家橋牛雜面

        :20元/人

        :天桐路133號

        因為北門牛血羹關門了,我又找了一家在天臺開了好多年的館子,點評評價非常少,和司機師傅臨時改目的地時,只報了地址,師傅瞬間反應過來:哦,你是要去施安橋牛雜店啊。

        看來是本地人會常去的館子,我更放心了。

        一道這里,店鋪破破爛爛的,附近有點城鄉結合部的感覺,但在寒冷的下雪天看到門口用煤餅爐子燉著大鍋冒著熱氣牛血羹時,期待值蹭蹭上升。

        我要了一碗小份的牛血羹、以及小份的牛雜湯,起初做好了吃不完剩下的打算,沒想到最后吃得差不多了……

        牛血羹剛端上來還冒著熱氣兒,料多到都要從碗里溢出來。

        這碗太好吃了!它完全無腥味,里面的料有蘿卜、牛血、牛肺,蘿卜是其中的點睛之筆,燉得軟爛,吃起來甜甜的、糯糯的。

        其實牛血羹用得食材本身都很便宜,所以它售價也很低。但能把一些或許會被丟棄的食材做出如此美味來,不得不說天臺人對美食的理解很有一套。

        這一碗牛血羹,只要六塊錢,被這個物價感動了!

        牛雜湯的表現也相當優秀,很久沒有喝到過味道如此鮮美的牛雜湯了。

        里面料很足,有牛腸、牛心、脊髓、牛肝,牛腸是最多的,比豬腸薄,嚼勁很好,

        湯喝起來很濃郁,還帶著姜味與辣味。

        這碗配料滿滿的牛雜湯,價格也讓人感嘆,18元,感覺杭州牛雜量只有這里一半的餐飲店,價格都至少賣20+了!

        這就是小縣城的優勢:花不多的錢就能獲得快樂。

        來這里的基本都是本地人,溝通之間講方言,我像是進入了一個天臺話小劇場。

        聽到客人喝湯一直發出:“哈”的聲音~吃一口,哈一口,聽起來湯很好喝。

        大哥吃完還打了一個飽嗝,心滿意足地走了。

        當時獲得的一個感受是:美食不管是貴價還是平價,重要的還是讓人可以擁有“心滿意足”的時刻。

        外面超級冷,還下著雨夾雪,但鉆進這家小店里喝上兩碗湯,真個人都舒適了~

        除了湯,店里也賣牛肉、牛蛋、牛肚……可以打包帶回家一些。

        從「施安橋牛雜店」走出去,發現它所在的天桐路很復古,還保持著20年前的縣城街頭風貌。

        路過一家「天桐路麥餅」,直覺覺得它很好次~

        再走幾步,還看到一家彈棉花店,上次看到彈棉花可能是小學時候,好古早!喜歡這里。

        臨海麥蝦

        :20元/人

        :勞動路20號

        第一次吃到麥蝦是在杭州西溪廬境的餐廳里,麥蝦有點像面疙瘩,但它的口感更彈潤,浸潤在湯里,表面油光發亮,好吃到對麥蝦的味道一直有念想。

        離天臺不遠的臨海,是麥蝦大戶。其實天臺人也是吃麥蝦的,在勞動路就有一家開了18年麥蝦店,飯點走進去全是土著!

        在店里,點單時聽老板娘講土話,麥蝦叫mahoo~念起來很有喜感。而熟客來,都是直接說:炒mahoo,三鮮mahoo各來一碗。

        看了眼菜單,有好多不同口味的麥蝦:三鮮、臘腸、牛筋、大排、牛肉、豬肚,感覺每樣都好吃。

        我點了一份三鮮麥蝦,三鮮mahoo里有蝦、花蛤,食材很新鮮,它倆存在直接增加了湯的鮮味。麥蝦咬起來口感很Q彈,嚼勁引起舒適。

        碗里許多蘿卜絲和麥蝦混合在一起,湯里的蘿卜絲鮮甜鮮甜,還增添了脆脆的口感。

        另外,mahoo中蔥花放得很多,蔥香和鮮味交織一起,是點睛之筆。

        除了mahoo,我還嘗了這里大名鼎鼎的鴨頭。對于像我這種不太扛得住重辣的人來說,這里鮮甜的鴨頭好對胃哦。

        鴨頭被燉的超級軟爛,鹵汁滲透地很深,吃起來完全無腥氣,完美~

        朱阿根燒餅

        :10元/人

        :赤城街道人民西路156號

        這家燒餅攤是我在勞動路上走路消食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想著都晚上七八點了,怎么一個小燒餅攤門口還排起了小隊伍,循著好奇我也加入了隊伍排燒餅。

        這家小燒餅攤子甚至沒有正兒八經的店鋪,它僅僅占用了一個單元的樓道入口,支起一個做餅的工作臺,再搞個大烤爐就完事了。

        這兒有兩種餅,一種是攤得很薄的大燒餅,一種是類似于衢州烤餅的小餅。我點了小餅,餅有蔥肉、梅干菜肉兩種餡兒,我選了雙拼。

        所有餅都是點了之后現烤現做,老板說天氣冷,剛出爐口味最好,冷了就打折扣了。

        期待得看著我的小烤餅做好后貼在了爐子壁上,然后慢慢地“膨脹變胖”,等表面都出現了微焦的棕色斑點時,基本就差不多了。

        拿到小烤餅口我站在馬路邊上趁熱嘗了兩個,這味道有把我好吃到!尤其是蔥肉餡兒的,餡兒里蔥放得很多,和鮮肉夾在吃著一陣香,鮮香中帶著一點甜味。

        餅皮味道也可圈可點,烤香后餅皮最外層是脆的,內層又是軟的口感。

        梅干菜餡的味道也不錯,梅干菜是濕軟的那種,本身香氣和肉都融合在一起了,咬一口還有點汁水。

        因為烤餅太好吃,我第二天晚上又來買了。這天人不多,當天雨夾雪,夫妻倆還圍著爐子烤火。

        第二次吃并沒有覺得邊際效應遞減,在吃了麥蝦的情況竟然還吃下了兩個。

        壹佳烤豬蹄

        :20元/人

        :勞動路131號

        烤豬蹄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天臺小吃,但鑒于它是我吃到過口味最好的烤豬蹄,忍不住想和大家推薦!

        本地人說:天臺沒有第二家更好吃的豬蹄。

        這也是家開了十多年的老店了,門頭特別不起眼,它旁邊的生水餃店燈光打得太亮了,我都差點沒看到它。

        走進去發現這里不僅賣豬蹄,也賣餛飩水餃,評價都還不錯。

        我點了一個烤豬蹄,豬蹄45一斤,一斤差不多2-3個,我這個小小的就18元。

        這里的烤豬蹄是在鹵好的基礎上再加工的,豬蹄用刀剪開,在炭火上炙烤,烤到表面有點焦脆的時候,撒上各種調味料以及蔥和香菜。

        烤好后的豬蹄彈性十足,而且剪開口后,更方便大家啃,吃進去是滿口的膠原蛋白。

        點睛之筆是烤豬蹄上的黃色花生碎,讓豬蹄多了花生的香氣和甜味,軟彈中還多了脆脆的口感。

        廬境 · 天臺的早餐

        :國清寺景區門口旁

        有兩樣天臺美食我是在酒店吃到的:扁食、糊拉汰,連著兩個早餐重復吃。

        扁食是天臺人不同節日會吃的食物,它其實和大餛飩比較像,但里面的餡兒又很豐富,在酒店里吃到的天臺扁食,餡里包著:茭白、豆干、香菇、豬肉等等。

        蒸過的扁食皮兒也很Q彈,看著是半透明的,里面豐富的餡料若隱若現。不蘸任何醬料吃就很香,蘸點醋 + 醬油就吃,會更有滋味。

        還有酒店的南瓜糊拉汰也讓我著迷。糊拉汰是種薄餅,是把麥粉調成糊糊后,再在鐵板上攤成圓形的薄餅,北方的朋友可以腦補下煎餅果子那層外皮的做法。

        餅皮鋪好后,可以在上面加自己喜歡的料,比如土豆絲、南瓜絲、豆腐、青菜等等。

        吃起來餡料部分整體很清爽,口感較軟,而餅皮部分咬起來嘎嘣脆,強烈和大家安利南瓜絲餡兒的,一定要趁熱吃~

        其它同類推薦:

        新城麥餅店

        胖大街麥餅店

        張記餃餅筒

        味天臺小吃

        天臺小吃(新城店)

        老頑童干菜餅

        獨具風格的小店

        天臺有個小品牌,是本地咖啡 & 西餐之光——三木。

        實不相瞞,在天臺的兩天半,我去了3次三木,一次是國清店,兩次是市區天一店,喝了咖啡,吃了這里的輕食與甜點,每樣都讓我覺得:這完全不輸給上海和杭州嘛。

        去的時候他們生意也沒有很忙,感覺每樣食物都做得很用心!

        三木與食(國清店)

        :69元/人

        :國清路后山村鄉途民宿東行100米

        這家三木與食菜菜和多肉都和我推薦過,它是由村里平房改造的一家面向田野的西餐店,也可以喝到咖啡以及各種果飲。

        它正對著國清寺的田野,能看到田野里一年四季明顯變化,尤其是收割季,可以看到國清寺僧人以及志愿者們在這里秋收的畫面。

        走進里面,三木與食的裝修風格像家庭式廚房,有適合情侶朋友的小桌,也有適合辦公或者多人聚餐的大長桌。

        找了一個窗邊不錯的位置坐下,每張桌子上都擺著鮮花,尤其是郁金香,花朵狀態很鮮活。

        西餐味道做得hin不錯,早餐沒來得及吃,當天下午兩點在這里點了一份奶油培根意面,最后幾乎吃到一滴不剩。

        天冷還點了一杯蜂蜜柚子檸檬茶,感覺是用自家手工做的蜂蜜柚子醬泡的,上面還放了兩片檸檬增加清香,冷天里喝熱熱的茶就覺得很舒服,喝完了還可以加熱水續杯。

        三木裝食物的器皿看起來很舒服,杯子和盤子我端詳了好久,直接用購物軟件搜了同款。性價比也很高,值得購入。

        價格也相對合理,咖啡飲料都在三十以內,主食在三四十左右,甜點二三十之間。

        三木Same Coffee(天一店)

        :56元/人

        :天一街70號

        后來去縣城熱鬧的街區逛,我去三木咖啡坐了坐。它也是一家天臺老店,門店剛剛翻新裝修沒多久,咖啡館裝修本身不輸一線城市,甚至還有很多自己的創意。

        比如店門口用枯葉做的圣誕樹:

        比如綠植擺放很特別:

        去三木咖啡的下午剛好碰上了天臺下大雪,雪一下,店員們就開始說:下雪了誒,雪還越來越大。然后他們就站到門口去觀雪,這場景很像日劇里的橋段。

        因為天冷,點了一杯巖桂秋梨茶,底部是鮮切的梨,加入新鮮泡的茶,然后撒上了桂花,另外還有薄片梨裝飾,當然也能吃。

        巖桂秋梨茶超級好喝,喝完一杯我還想再來一杯,茶清淡溫潤,香氣十足啊!

        第一天來這里還遇上了很有意思的一組客人,他們坐在窗臺前面看很小眾的文藝片,然后完事了還討論觀點,大雪在他們看電影的窗臺前一直飄飄飄,可以說畫面很浪漫了。

        第一天坐在這里從白天看書看到天黑,因為它氛圍好,東西做得也不錯,是我在天臺的快樂老家,第二天下午又跑來這里待著了。

        點了點評里的優惠套餐,一杯美式 + 一份花生吐司,36.6元。

        花生吐司端上來沒想到是巨大一份,好吃到我會忍不住舔手指上的花生醬。美式口味也很平衡,沒有特別焦苦。

        上班族如果早上來,這里還有15-20元的早咖,還是hin劃算的。

        白帳篷面包餐廳

        :56元/人

        :天一街61號

        很多天臺看起來裝修還不錯的店,都集中在縣前街附近,這里是曾經天臺縣政府的所在地,很多建筑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外觀。

        在縣廳附近活動的我,每次經過白帳篷都挪不開眼,最后去高鐵站前,在這里帶了一個南瓜吐司回家,吃完后覺得它是天臺面包之光!

        這里主要是做面包烘焙,也有咖啡以及各種飲品。在面包區域逛了一下,只看包裝和店內設計,完全是不輸給杭州的精品面包店的。

        南瓜吐司軟fufu的,賣相也相當可愛,黃色的吐司中間還嵌著綿軟的南瓜泥,南瓜泥里加了奶油,吃起來更香了。

        我同時試了常溫吃和吐司機烤后吃兩種吃法,更推薦后者哦。

        其它同類推薦:

        胡椒鹽

        厚冰

        榴夏 · 烏鴉面包

        最后放上天臺美食List:

        天臺好好吃清單 1. 好吃到反復去的小吃店- 施家橋牛雜面 -:20元/人:天桐路133號- 臨海麥蝦 -:20元/人:勞動路20號- 朱阿根燒餅 -:10元/人:赤城街道人民西路156號- 壹佳烤豬蹄 -:20元/人:勞動路131號2. 天臺必去的館子- 徐家小吃 -:67元/人:濟公大道301號- 土灶頭 -:80元/人:勞動路390號(西演茅還有一家)- 御清齋總店 -:44元/人:天一街58號3. 獨具風格的小店- 三木與食 -:69元/人:國清路后山村鄉途民宿東行100米- 三木Same Coffee -:56元/人:天一街70號- 白帳篷面包餐廳 -:56元/人:天一街61號

        臺州下面的每個地方,光從吃上就很能打!再加上旅游資源又豐富,現在高鐵又開通了,很適合去這里度過一個周末。

        但發現這小縣城房價并不算很便宜,大多在1.2-1.5w之間,是比周邊縣市高的。

        關于天臺的美食,也歡迎大家來評論區補充你覺得好吃的哦~

        標簽:

        精彩放送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亚洲色欲色欱wwW在线|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欧洲春色校园另类小说|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亚洲天堂男人天堂| 亚洲精品电影天堂网| 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亚洲天堂2016|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首页|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