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2-28 11:16:38
導讀:8種長在樹上的野菜,構樹花、核桃花、榆錢、槐花,你吃過幾種?
春天來了,到處都是鳥語花香。
這幾天因為快速回暖了,不僅看到小區的梅花開了,遠處田野里的油菜花也是含苞待放了。
而在春天,不少人總是想著出去踏青,不光是可以欣賞大自然的美麗,而且還能順手挖一些野菜回來嘗嘗鮮。
其實在春天的時候,吃野菜不如吃花,好些植物的花朵都是難得的美食。
今天小毛就給大家介紹8種可以當野菜吃的花朵,看看大家都吃過幾種,認識一下不吃虧哦!
(1)構樹花
構樹,這可是農民討厭的一種植物,只因它生命力強,繁殖能力也強,并且還難以被鏟除。
但是構樹也并不是一無是處,它可以說渾身是寶,構樹葉子可以當飼料喂豬,而樹皮能造紙,就連它白色的汁液也能入藥。
當然了,春天長得像毛毛蟲的構樹花,也是一種極品野菜。以前遇到饑荒年的時候,構樹花就是春天常吃的一種野菜。
構樹花的吃法也很簡單,可以采摘回來清洗干凈了炒著吃,或者是涼拌著吃,但是多數都是把它和面粉一起拌著,放在鍋里蒸熟了吃。
一吃就是一大盆,非常的美味,同時還可以起到食療的作用。
(2)核桃花
核桃是大家都知道的補腦的“神器”,在過去因為種植核桃的農民不多,它的價格有點小貴。而近幾年核桃的價格也是越來越親民了,它在生活中也常見了。
而核桃樹上的花朵,也是一種極品野菜,在民間還叫它“長壽菜”、“龍須菜”。別看干制以后的核桃花黑不溜秋的,但是吃起來卻很美味。
在春天的時候,把核桃的花采摘下來,去掉須花,只要它的嫩莖。然后經過水煮、晾曬之后就得到了干制的核桃花。
而它的吃法也很多樣,既可以涼拌著吃,也可以炒肉,都是色、香、味俱全的一種美食。值得一提的是核桃花在市面上的售價還比肉貴很多,一斤要近百元。
(3)榆錢
有些人常把榆錢當成是榆樹在春天開的花朵,還有些認為是榆錢樹春天長出來的葉子。其實都不是的,榆錢是榆樹的一種翅果。
因為它的形狀似錢而小,長得太像古代的錢幣了,所以民間認為春天吃它還能“余錢”。
榆錢是可以采摘下來就生吃的,也能用來做菜、充饑。大家可不要小看了榆錢,它長得雖然不起眼,可是在饑荒之年,是一種救人性命的充饑食糧,并且它確實很好吃。
(4)棠梨花
棠梨,一種野生的梨子品種。有些地方也叫它豆梨、野梨、鳥梨,甚至叫它“狗屎梨”。
這種梨子和平時所見到的水果梨子,個頭小很多,并且因為味道苦澀,所以很少人吃它。
但是棠梨的花朵卻是難得的美味,在云南到了春天,大街小巷就常見到農民售賣棠梨花,一斤就要二三十元,并且還是非常搶手的野菜。
(5)槐花
說起槐花,小編就會想起小時候常爬到村里的槐樹上采摘槐花吃的場景。這是一種可以直接采摘下來就生吃的野菜,味道還很甜。
這也是我從小就知道能吃的一種花朵了,在我的家鄉這邊到了春天常有人采摘它來做菜吃,常見的吃法就是槐花炒雞蛋和槐花粥了。
聽說在北方地區,還喜歡用槐花包餃子、包子,或者用它做槐花煎餅吃等。當然了和面粉一起蒸煮著吃,也是不錯的做法。
(6)棕樹花
棕樹花很多地方都有,但是知道它能吃的人卻不多。多數人提起棕樹花了,會一臉的嫌棄:不苦嗎?
棕樹花其實有兩種,一種很苦,不適宜食用。有一種卻是苦中帶甜,這種就適合做菜吃。
尤其是在云南地區,菜市場常見到有人銷售棕樹花,而飯店也有棕樹花炒臘肉這道特色菜。
小編有一說一,棕樹花生吃的話雖然有點苦澀味,但水浸泡去掉澀味以后,味道不輸冬筍哦!
(7)夜蘭花
夜蘭花的名字估計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但是它另外一個大名應該比較熟悉——萬里香。
有些地方也叫它七里香、過山香,而中藥則稱它為“九里香”,是用它的葉子和帶葉嫩葉做藥材。
但是夜蘭花也是可以做野菜吃的,并且它因為香味濃郁,常被當成香料和其他的菜搭配著吃。比較常見的就是用于配制各種鹵湯及供制鹵牛肉、羊肉之用。
(8)木槿花
一種生命力超強的植物,它的花期也特別長,有些地方的氣候環境適宜,木槿花的花期更是持續300天以上。
多數人只知道木槿花很漂亮,卻不知道它還很好吃。當春天的時候,把含苞待放的木槿花采摘下來,清洗干凈了,用它炒雞蛋,或者是煮湯喝都是非常美味的。
尤其是它的花甜美清香,吃完以后回味無窮。
不過野菜雖然好吃,去采摘野菜食用的時候,還是有幾點需要注意的:
首先,采摘野菜不宜去路邊,或者是受到污染的環境采挖。這些野菜可能也受到污染了,吃了對身體沒有什么好處。
其次,采挖的野菜,記得一定要用水浸泡,清洗干凈了,然后才能烹飪、食用。
最后,不了解的野菜盡量不要食用,因為不了解就可能不太認識,而把一些其他相似的野菜采挖來食用了。
同時還要注意,野菜采挖回來了不宜放太久,久放的野菜不能吃,就算是愛吃的野菜,也不能一次吃太多。
各位網友們,想不到吧,農村還有這么多的花朵都能當野菜吃,那以上這8種花朵,你吃過幾種呢?估計吃過一半以上的是“大神”了,你還知道哪些花能吃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