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04 20:20:03
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火炬來到冬奧組委駐地,在首鋼園區內傳遞,身患高位截癱的火炬手楊淑亭身著“鋼鐵戰衣”走完全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外骨骼穿戴設備——大艾機器人,助力火炬手實現直立行走、傳遞火炬。
“大艾的研發源于一個夢想:讓重癥肢體殘疾人能夠從輪椅上站起來,走起來。”北航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中心外骨骼實驗室主任、北航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研究員帥梅說,外骨骼機器人是一套可穿戴的“人工智能型”裝置,有保護、感應肢體活動、驅動機械關節重現動作、提供額外動力的作用?!霸谒膸椭拢匕c患者可以重新站立、行走?!?/p>
基于仿生運動學原理以及殘疾人運動學特點,研發團隊通過搭載智能傳感網絡和智能控制系統,依托多關節協調控制中心,讓外骨骼機器人模擬出人類慢速、中速、快速行走的幾種典型特征,突破外骨骼機器人智能生物感知與仿生步行、人機融合多模式混合控制等關鍵環節,實現機器人輔助與人體行為的自適應。
面向不同身形的患者,外骨骼機器人僅在五分鐘內就能完成調整和穿戴。“只需推動調節腿桿的長度和腰部的寬度,不管是一米八的壯漢還是身形小巧的姑娘都能快速適配。”帥梅補充,它還有一顆“智慧大腦”——能感知到使用者行走快慢等主觀意愿,通過科學地調節行走速度、步態,完成爬樓梯、上下坡、進出電梯等復雜動作。
穿戴外骨骼機器人傳遞火炬的是來自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的“90后”女孩楊淑亭。2011年,她因車禍導致胸部以下高位截癱。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樂觀堅強的她選擇做電商客服、開網店,重新擁抱生活。2016年,楊淑亭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創辦公司,目前已帶動超千位村民和殘疾人穩定增收致富。
經過了5個月的適配訓練,楊淑亭與外骨骼機器人完美配合,順利完成了火炬傳遞。“能以這樣的方式作為殘疾人代表參與到冬殘奧會中,我感到非常榮幸。”楊淑亭說,希望每一位運動員都能夠享受冰雪運動的快樂,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
帥梅表示,外骨骼機器人仿生技術在火炬接力場景中的應用展示,不僅輔助火炬手實現直立行走傳遞火炬的夢想,還將有力推動中國仿生機器人領域的科技進步與技術突破,推進醫療、健康、物流等多行業的產業發展與技術變革。
標簽: 高位截癱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