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05 14:43:34
3月3日為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全球主題是“恢復關鍵物種 修復生態系統”, 我國主題是“關注旗艦物種保護,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杭州植物園結合正在開展的西湖西溪景區生物多樣性調查項目,舉辦“美麗雙西,守護你我身邊的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科普展。
本次展覽向市民游客介紹西湖西溪景區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工作實施情況,包括生態系統類型調查、陸生高等植物多樣性調查、陸生脊椎動物多樣性調查、水生生物多樣性調查、大型真菌類和昆蟲多樣性調查等方面。
還將項目實施過程中調查到的珍稀瀕危植物、陸生脊椎動物和水生生物,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給大家。
我們平常可能不一定見過這些物種,但其實它們就在我們身邊,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展覽將一直持續至3月10日,地點位于杭州植物園靈峰探梅品梅苑區域,歡迎大家去看看。
西湖西溪景區部分物種介紹
一、植物
01 華重樓
華重樓 杭州植物園 王挺 攝
華重樓(Paris polyphylla var. chinensis)藜蘆科重樓屬,VU(易危)保護等級,浙江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葉5-8枚輪生,倒卵狀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內輪花被片狹條形,雄蕊8-10枚,花期5-7月。果期8-10月。產江蘇、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生于林下蔭處或溝谷邊的草叢中。
02 毛茛葉報春
毛茛葉報春 杭州植物園 王挺 攝
毛茛葉報春(Primula ranunculoides)報春花科報春花屬,VU(易危)保護等級。
多年生柔弱草本,具明顯的主根和多數纖維狀須根。葉兩型,外層葉少數,卵形,先端鈍或稍銳尖,基部截形或微呈心形;花葶細弱,傘形花序;苞片線形;花萼鐘狀;花冠淡紅色或淡藍紫色;花兩型或同型;短花柱花。蒴果近球形。花期3-4月,果期4-5月。產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
03 明黨參
明黨參 杭州植物園 王挺 攝
明黨參(Changium smyrnioides)傘形科明黨參屬,VU(易危)保護等級。
多年生草本。主根紡錘形或長索形,表面棕褐色或淡黃色。葉片三出式的2-3回羽狀全裂;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果實圓卵形至卵狀長圓形,果棱不明顯。花期4月。產江蘇、安徽、浙江。生長在山地土壤肥厚的地方或山坡巖石縫隙中。明黨參是華東地區著名藥材之一。
04 花櫚木
花櫚木 杭州植物園 王挺 攝
花櫚木(Ormosia henryi)豆科紅豆屬,VU(易危)保護等級,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樹皮灰綠色,奇數羽狀復葉,葉緣微反卷,側脈6-11對;圓錐花序頂生,或總狀花序腋生;花萼鐘形。莢果扁平,長橢圓形,頂端有喙;種子橢圓形或卵形,種皮鮮紅色,有光澤。花期7-8月,果期10-11月。產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四川、貴州、云南(東南部)。木材致密質重,紋理美麗,可作軸承及細木家具用材。
二、陸生脊椎動物
01 玉斑錦蛇
玉斑錦蛇 杭州動物園 攝
玉斑錦蛇(Elaphe mandarinus)屬于游蛇科,別名美女蛇,已改名玉斑麗蛇。
全長可達1米左右。背面紫灰色,頭部有三道黑斑;背中央有一行幾十個黑色菱形斑,菱形斑中央及邊緣黃色;腹西灰白色,左右交錯排列著黑橫斑。
02 北方貉
北方貉 杭州動物園 攝
北方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是犬科非常古老的物種,被認為是類似犬科祖先的物種。
體型短而肥壯介于浣熊和狗之間,小于犬、狐。體色烏棕。吻部白色;四肢短呈黑色;尾巴粗短。臉部有一塊黑色的“海盜似的面罩”,是東亞特有動物,原產于俄羅斯和亞洲的朝鮮、日本、中國、蒙古等國。
三、水生生物
01 花
花 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處 攝
花(Hemibarbus maculatus)別名楊花魚、麻花魚,屬于鯉形目鯉科鮈亞科。
花分布廣,除西部高原地區外,我國南北各大水系均有分布。體較長,側扁,背隆起稍呈弧形。腹部平圓,頭稍大,其長度超過體高。吻圓錐形稍扁平。眼較大,側上位。口下位,呈馬蹄形。口角有短須1對。背部灰黃褐色至體側逐漸轉淡,腹側銀白色。在側線上方體側,有一縱列10個左右大型的黑斑。此外尚有大小不等的黑色斑點無規則地散在整個背部。背鰭和尾鰭具多數小黑點,其他各鰭灰白。
花棲息于水系干流及支流的中下游大溪及內河湖泊等開闊水面、水流平穩的水域中下層。花性溫順,對水流較敏感,尤其是春汛繁殖期間,稍有水流即興奮游竄,甚至躍出水面。
02 間下鱵
間下鱵 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處 攝
間下鱵(Hyporhamphus intermedius),別名針魚、針扎魚、單針魚、姜公魚(鶴嘴魚)。
這種魚俗稱劍魚,體長20厘米有余,有著一根匕首一般的長長下頜。這下頜的長度達到了間下鱵頭部的一半,而它們的上頜相比之下則短得滑稽,讓整張嘴仿佛開在了背上。間下鱵隸屬于頜針目鱵科下鱵屬,是全球40余種下鱵中的異類。下鱵屬的魚類幾乎都是海水魚,間下鱵卻進入淡水,在我國很多淡水水體中都有記錄,這在所有鱵科魚類中是絕無僅有的。實際上,間下鱵可能是地球上最深入內陸水域的鱵。不過間下鱵并不是純淡水魚,它們是廣鹽性的,既有生活在淡水中的種群,也有生活在咸水中的種群。我國陸地幅員遼闊,因此淡水的間下鱵種群在我國占據絕對優勢,咸水種群反而鮮有聽聞。
(來源:杭州植物園)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