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10 22:39:48
對北方人來說,饑腸轆轆的時候,沒有什么比一鍋熱騰騰的大鍋菜更能慰藉胃和心了。
大鍋菜在北方有著不同的名字,中原地區叫燴菜,到了東北稱之為“亂燉”,到了山東又叫“熬菜”,叫法不同,做法類似,都是一大鍋翻滾的湯汁中燉煮著各式各樣小山般的食材。
燴菜既然稱之為“燴”,自然是什么都能一鍋燴,但凡家里有的食材,大致上都能扔到大鐵鍋里燉,大鍋菜也不怕剩菜,越燉越香,越燉越入味好吃,“燉一鍋,頂三天”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做燴菜也是有講究的,老輩人總結有做燴菜好吃的竅門,基本是“多放3樣,少用2樣”,照著做燴菜噴香解饞。
做燴菜好吃的竅門:
1、多放五花肉,燴菜是一定要有肉的,不能做成齋菜,傳統的燴菜中需要將五花肉切成薄片,慢慢地翻炒出油脂,肥肉變得剔透,肥而不膩,讓油脂的香味在燴煮的過程中慢慢地滲入各種配菜中,在過去物資匱乏的年代,這點油腥味是對味蕾的救贖。
2、多放干菜類,干菜類有著濃郁渾厚的香味,也能最好地吸收湯汁的味道,無論是干豆角、粉條、干豆皮、干香菇,腐竹等,經過長時間的燉煮,香味都會最大程度的散發和吸收,大鍋菜不怕味道濃,越香越好。
3、多放提鮮的菜類,如菌類、筍、海帶等能提鮮的食材,也是很適合在燴菜里出現的,越煮越鮮,香味撲鼻。
上面這3種食材都是很適合在燴菜里多放的食材,還有2類食材盡量少出現在燴菜里。
1、少海鮮類的食材,燴菜是不適合加入海鮮類食材的,海鮮太占味道,即便是稍微放入一些,整鍋菜都會變成“海鮮大雜燴”,一般的燴菜里是不放海鮮類食材的。
2、不放青菜類,青菜不耐燉煮,煮時間長了爛糟糟的夾不起來,也不容易吸味,放在燴菜里毫無益處。
分享一道非常解饞的燴菜做法
所用食材:五花肉、干豆角、豆腐串、牛肝菌、雞蛋、蔥、姜、蒜、醬油、鹽、糖、雞精。
1、煮熟的五花肉切薄片,干豆角、豆腐串、牛肝菌等干菜都泡發好備用,雞蛋煮熟剝皮,蔥姜蒜切片備用。
2、鍋中少許菜籽油,將五花肉片放入煸炒出油脂,加入蔥姜蒜翻炒均勻出香味。
3、加入切成長段的干豆角翻炒,吸收油脂,加入4勺醬油翻炒均勻。
4、加入沒過食材的水,將泡發的豆腐串、牛肝菌、雞蛋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鹽、糖、雞精調味,蓋上鍋蓋,燜煮25分鐘即可。
——老井說——
燴菜想好吃,油脂得充足,五花肉要多炒一會,整鍋菜燉煮的時間也一定要足夠,讓油脂和香味都浸入到配菜中,滋味融為一鼎,簡單的一鍋菜,讓食物從胃暖到心,任何煩惱紛擾皆可拋。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