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12 10:49:16
泡面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
聞起來香的不得了,吃起來卻沒有那么好吃。
但凡一段時間沒吃,再想起來就會饞得不行。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過最近我發現,面對方便面蹭蹭上漲的身價,泡面都快要吃不起了。
前段時間,國內的方便面品牌突然對旗下產品進行了提價,部分產品漲幅高達20%左右。
從1袋1元到5元,再到更高端的20元泡面,不斷漲價的背后,也不禁讓人疑惑,方便面為啥越來越貴?漲價的方便面,還有人吃嗎?
01方便面的進擊
在解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國產方便面的歷史。
自上個世紀50年代,日本華裔安藤百福通過“瞬間熱油干燥法”,制造出一款油炸面餅后,現代意義上的方便面也隨之誕生。
圖片來源于網絡
80年代,便宜美味的“方便面”開始走上中國人的餐桌。
不過彼時,統一和康師傅還沒有一統國內的方便面市場,大家耳熟能詳的更多是:上海益民四廠的美味肉蓉面、珠海華豐的三鮮伊面、河南南街村的北京方便面等。
到了1992年,北上來大陸做生意的臺灣魏家兄弟,在天津開了一家方便面工廠,搞了兩條生產線,專門生產碗面。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過,當時應該沒有人會想到,這個不起眼的方便面工廠,日后會成長為國內方便面市場的霸主,并深刻地影響了幾代國人的飲食習慣。
這家方便面廠便是康師傅。
這家生產出國內第一碗紅燒牛肉面的方便面廠,靠著創造性地在碗面中配送叉子的服務,和強大的廣告營銷,很快便席卷全國,當年就實現了銷量過億的壯舉。
而也是從康師傅開始,泡面開始成為中國人居家旅行必備的硬通貨。
圖片來源于網絡
那年頭,對很多人來說,坐火車不吃一碗泡面,那趟火車就坐得沒有靈魂。
有人說:一個人的命運,既要看個人的奮斗,也要參考歷史進程。
方便面行業同樣也是如此。
方面便一路水漲船高的銷量,是伴隨著國內的大基建和農民們進城務工潮起來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那個全國都是一片大工地的年代,工地上、火車里、網吧、學生寢室、寫字樓里,一口熱騰騰的方便面,可以讓每個饑腸轆轆的靈魂,得到些許安慰。
為了爭奪這些龐大的消費群體,從一開始,國內方便面企業就走上了大打價格戰的路子,很快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白象便在一眾品牌中殺出重圍,幾乎壟斷了國內的方便面市場。
不過價格戰造成的后果是:價格稍高“高端方便面”幾乎沒有生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低端產品為主的局面。這也為后來國產方便面的困境埋下了伏筆。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有人可能會問,方便面的漲價和方便面的歷史有什么關系?
其實正是因為早期受時代的發展和價格戰的影響,使得國內方便面品牌一直忽略了品質的提升,從而導致了被其它在同樣方便條件下,但更優質的食品逐漸替代,最終不得不逼著國產方便面品牌提升質量, 而價格是提升質量的前提條件。
02方便面的高端進化論
有人說,在當下這個時代,打敗你的不一定是同行,而有可能是跨界。
方便面行業便不幸迎來了一場跨界競爭。
2015年外賣平臺崛起,這給方便面行業帶來了致命打擊。
圖片來源于網絡
方便面最大的一個優勢是方便,開袋即食、只要身邊有熱水就能解決一頓溫飽問題,尤其是對于不會做飯,或懶得做飯,也不想出去吃飯的人來說,只要方便面在手就不用擔心會餓肚子。
但即使是山珍海味,天天吃也會有吃膩的一天,更何況是味道遠遠不如的方便面。
外賣平臺的崛起,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而且最主要的是,不用自己開火,只需動一動手指,就能在幾十分鐘內解決令人頭疼的吃飯問題,無論是在飲食的豐富性還是方便性上,都足可替代方便面。
于是在外賣行業的跨維打擊下,方便面行業毫無還手之力。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有數據統計,2013-2016年,中國方便面需求量連續下滑,年銷量從462.2億份跌至385.2億份,跌幅高達16.66%;另一方面,2011-2016年,中國在線訂餐市場規模由216.8億元增長至1662.4億元,6年間增長近8倍。
此外,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各種方便類的食品也層出不窮,各種自熱米飯、火鍋、螺螄粉等,不僅在方便性上不輸方便面,而且口感更豐富,也更美味。
圖片來源于網絡
于是,當人們的選擇多了,那么相對而言不那么性感的傳統方便面,就逐漸被大家冷落了。
誰能想到,原本替代做飯和下館子的傳統方便面,逐漸也成了替身,又被外賣和其它方便類食品替代了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與此同時,方便面行業也出現了奇怪的一幕,當國產傳統方便面節節敗退之時,外國方便面品牌卻在國內逆勢增長。
來自韓國的辛拉面和火雞面,借著韓劇的影響和各種平臺博主的種草,在國內爆火,銷量一路創造新高。
這時國內的方便面品牌才猛然發現,原來消費者不是不愛吃方便面了,而是不愛吃傳統的方便面了。
過去,國內方便面生產企業,一直在口味、包裝、價格、市場份額等方便爭得火熱,導致方便面行業一直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今,隨著消費理念的升級,即使是對于泡面,消費者也要講究口味、品質與健康了。
在國外同行的啟發下,國內方便面品牌紛紛開始進軍高端方便面市場。
比如康師傅推出了速達面館、統一則有湯達人,甚至非方便面品牌在看到高端方便面廣闊的市場前景后,也參與進來,拉面說每包單價超過二十元,依然阻止不了消費者的購買熱情。
當然,價格漲上去了,相應的品質也必須有所提高。
圖片來源于網絡
對比低價方便面,高端方便面首先在包裝上就要比普通的面更精致。
此外原材料也更充足。
還記得在所有的童年“騙局”里,最讓我耿耿于懷的是,方便面包裝右下角寫著的一行小字:圖片僅供參考!
看著包裝上的大塊牛肉,哈喇子都流下來了,打開后發現居然就只有幾顆干癟的脫水肉干和蔬菜碎,那種失落感真的無法用語言形容。
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今方便面里開始有了實打實的牛肉塊、排骨塊以及高湯濃縮料包,于是曾經那種巨大的失落感,終于在高端方便面里找到了些許補償。
03高端方便面,是不是偽命題?
一碗高端方便面的價格直逼一份外賣,有人直呼吃不起,也有人質疑它的市場和銷量,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吃方便面除了圖方便,更重要的是便宜、省錢。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從銷量上看,疑慮顯然是多余的,有數據顯示,目前超市5-10元的方便面銷量約占24%,10元以上的占比則在33%左右。
此外,2018-2021年,高單價的方便面銷量占比已從25%增長至33%,銷售額占比則從52%增長至62%。
而在高端方便面的帶領下,2017年以來,國內方便面行業開始止跌,并在2019年重回400億的銷量巔峰。
與價格相比,如今的方便面消費主力群體,95后和00后們,顯然更關注的是好吃和健康。
圖片來源于網絡
高端方便面的誕生和熱銷,迎合的正是人們對于新鮮感、新口味和健康的飲食習慣的需求。
不過,以前我們常說,窮的都到吃泡面的份上了,還在乎什么健康不健康!如今方便面也變得健康起來,我們卻突然發現已經快要吃不起了。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