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17 19:30:24
綜述
宇宙究竟有多大?他仿佛無邊無際,永遠探索不完,甚至每時每刻都還在以光速的速度不斷膨脹著。
根據這張哈勃超級深場來看,我們能夠看到密密麻麻的許多亮點,然而這些亮點可并不是所謂的恒星,而是一個由許多恒星構成的星系。
那么照片中有多少星系呢?大概有一萬多個,這其中我們甚至連銀河系都找不到。而這照片還只是人類觀測宇宙的一個很小的區域,大概是1270萬分之一的部分,所有部分加在一起才只是人類可觀測宇宙的全部,卻還不是整個宇宙的情況。
所以人類在這個體系中大概連一個原子都算不上,至今連太陽系這個“小小”的空間的束縛都還沒有掙脫出來。
按照這個概率來說,地球并非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整個系統應該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種高級文明,雖然我們還沒有探索到,但這并不代表著不存在。他們也會按照自己的進程發展出自己的文明,有科學家就按照自己的認知,對這些文明進行了一個等級的劃分。
宇宙文明等級
宇宙文明等級也被稱為是卡爾達舍夫等級,其等級的劃分離不開一個名叫卡爾達舍夫指數的概念,它概括了每個文明的發展水平。
在1964年,卡爾達舍夫先是以文明所能利用的能量以及活動的空間范圍,分為了三個大類,一種是母星文明,主要以母星為核心,不含包括衛星在內的任何體系;一種是行星文明,也就是像太陽系這樣,包括了完整的恒星、行星以及各種彗星宇宙塵埃等共同組成的系統;最后一一種恒星系文明也就是像銀河系這樣,不知含有一個恒星的系統。
在此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十二個文明等級。
一級文明便是能夠在行星系之間進行移民或者改造,目前人類連這一級別都達不到,按照公式,大概只能稱得上處在0.75級文明。
二級文明的活動范圍大概在十光年之內,能夠做到在附近恒星系統之間的穿梭和移民。
三級文明活動范圍在一百光年左右,可以隨意在銀河系的級別系統中穿行,但是因為受到速度和時間的局限,通訊和航行都成為了限制。
四級文明打破了通訊和距離的限制,能夠利用蟲洞來進行航行,不過技術還只停留在利用的階段,并不能隨心所欲地為了航行制造蟲洞。
依此類推,基本上文明的跨越就像降維打擊一樣,高一級的文明想要影響低一級的文明簡直易如反掌,到最高一級文明的時候,甚至還被認為是可以創造完整的生命,也就是在平行的宇宙之間播撒生命的種子。
這種傳說中的文明還只是停留在幻想之中而已,也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存在。
并且按照相關的公式進行計算后發現,幾乎每增加一個文明等級,其生活的功率就會飆升一百億倍。
僅僅是達到三級文明的時候,其所能夠掌控的能量大概就相當于是二十六億顆太陽的能量,也就是說,只有掌握了對恒星的利用和能量的轉換,大概才能真正被稱為三級文明。
四級文明
四級文明有多可怕?
這幾乎是所有科學家都不敢想象的一種等級,因為已經能夠利用蟲洞了,所以距離和時間已經不算什么問題,只要有蟲洞,整個宇宙我們能夠很快的達到一個想要去的地方,甚至還能夠回到過去和未來,飛船也許已經超越了光速的極限,還擁有折疊空間的能力,來縮短趕路的進程。
這時候的文明已經不僅僅是能夠對抗熵增了,還完全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界限,可以讓無序逆轉回有序的狀態。
這種概念不僅僅意味著能力更加強大,也意味著一旦失敗,或者被有心人利用,所造成的失敗就不僅僅是死亡那么簡單了,它或許會帶來毀滅性的災害。
而科學家們之所以并不愿意提及這樣的四級文明,主要是因為按照前文提到的文明的能量級別來看,四級的體系太過龐大,我們無法想象應該會達到怎樣的地步。
況且,人類連一級文明都還沒有實現,更不可能具象這傳說中的四級文明。
所以出于科學嚴謹的態度,這樣的理論并不具有實際價值,只能為人類提供一種對未來的想象,為未來的方向提供一些參考和靈感罷了。
另外就這個體量來說,人類提出的可觀測宇宙的范圍連四級文明的基本要求都達不到,也實在不敢妄自做下論斷,不然就會像井底之蛙一樣,因為種種局限性做出錯誤的考量。
結語
先不論四級文明究竟有多么的可怕,因為這樣的目標對人類來說還太過遙遠,根本不敢想象,如果人類率先一步遇到了這樣的文明,將會遭遇怎樣的打擊。
或許在他們對地球進行攻擊的時候,人類連他們來去的痕跡都抓不到,別說原子彈了,在對方掌握蟲洞的情況下,幾乎可以躲過人類所有的災難性攻擊,在我們還來不及反抗的時候,人類這種生物可能就徹底消失了。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為這樣的挫敗就停止前進的腳步,至少眼前還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東西,他們都有可能帶人類沖破一級文明,像神秘的暗物質,來自古埃及的許多未解之謎。總之,在一切都還沒有形成定局的時候,只要不放棄,萬事都有做到的可能。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