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19 05:37:48
春分是春季的第四個節氣,在很多老一輩人的心目中,春分才意味著春天真正的到來,此時晝夜平分,氣溫升高,春光明媚、草長鶯飛,農耕的重要時節,所以古人把春分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春分的時候人們也會有一些重要的習俗活動,今天和大家分享春分節氣的習俗,牢記“吃4樣做4事”,老傳統不能忘,寓意吉祥如意,一年順順當當。
“吃4樣”
1、吃春菜
南方地區向來都有春分吃春菜的習俗,古人認為吃春菜可以祈求家宅安寧,身體健康。春菜一般是指從田野中采摘回來的野莧菜,又被稱為“馬齒莧”,常見的做法有涼拌、煮粥、煮湯、還可以涮火鍋等。而現在,春菜衍生為“春季時令菜”,春分時節多吃點時令菜,適時而食,不但鮮美可口,對于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
2、吃驢打滾
在北京,春分這天還習慣吃上一份驢打滾,因為這道小吃猶如驢兒在春季撒歡兒打滾,有祈福健康的寓意。驢打滾又稱豆面糕,是北京古老的小吃之一,是使用黃豆,糯米,紅豆沙等多種食材制作的。做好的驢打滾,外面沾滿了黃豆面,看起來是金黃色的,特別的誘人,吃到嘴里香糯可口,非常好吃。
3、吃太陽糕
北方人在春分時節還會吃一種獨特的小吃叫太陽糕。依照舊時老北京習俗,春分這天要祭拜太陽神,而太陽糕作為祭日用的主要供品,漸漸就成為了應節食品。它是用糯米面加上白糖、紅棗 等其他配料蒸制而成的小餅,一般上面印著一只大公雞等圖案,有的講究的,會再用面捏上個小雞,所以又稱太陽雞糕,表達人們的一種美好愿望。
4、吃蘿卜
揚州等地方流傳著春分時節吃蘿卜的習俗,也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象征。蘿卜在春分也算是應季的蔬菜,白蘿卜可以清熱生津、順氣消食、解春困防感冒,常吃對人體非常好的作用。而且蘿卜的做法多種多樣,可以將做成蘿卜丸子、蘿卜餃子、蘿卜燉粉條、炒蘿卜絲、蘿卜燉肉、酸甜腌蘿卜、燉蘿卜湯等等。
“做4事”
1、豎蛋
有俗話說“春分到、蛋兒俏”,春分豎蛋,也稱春分立蛋,是指在每年春分這一天,各地民間流行“豎蛋游戲”,將雞蛋輕輕在桌上豎起來,據說能把雞蛋豎起來,這一年就有好運。
2、送春牛
古時春分這天,民間有挨家送春牛圖的傳統習俗。這里所謂的春牛圖,指的就是農夫耕田圖樣,在過去農耕時代,耕牛是農家之寶,所以春分這一天送春牛圖,送圖的人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希望這一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
3、春祭
春分也是節日和祭祀慶典,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春分祭祖的習俗,也稱為春祭。祭祀(肉)以豬肉為主,牛、羊、雞肉為主,還寫文章用于歌頌先人的功德,然后再表達美好的愿望。春分祭祖除了表達懷念、敬仰之情,也是希望在新的一年得到先人的保佑。
4、放風箏
春分節氣習俗活動中,有一項就是放風箏。此時正是踏青放風箏的好時候,放風箏不僅是一種很好的全身運動,有利于身心的放松,古人相信放風箏可以放掉“晦氣”,還表達對新春的祈盼。
標簽: 順順當當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