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20 05:46:25
前言
除了一些物理傷害之外,生物還會受到一些看不到的傷害,比如:聲音、毒素、輻射,其中最嚴重的便是輻射。
在人類探索太空的歷程中,如果沒有了地球大氣層以及宇航服的保護,那么宇宙的射線就會直接的透射過人體,在其強烈的高能輻射下人類根本無法承受,會瞬間感受到灼燒的痛苦,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之內,我們就會死亡。
然而雖然我們的科技已經進步到讓我們探索月球、登上月球了,但我們所創作出來的宇航服,依舊沒有辦法長時間地待在太空之中。
那么我們就需要一種可以裝在宇航服上的物品,用來幫助我們抵御以及吸收輻射,保護我們人類的健康,這會對我們探索宇宙提供很大的幫助。
而在對切爾諾貝利的探索之中,我們發現了一種物質——真菌仿佛靠“吞輻射”繁殖,也許它可以成為我們人類的航天黑科技。
核電站
核電站指的是通過一些方式將核能轉變為電能的設施,在如今這個科技世界,電的存在是十分重要的,沒有電我們就沒有網絡,沒有資源,這不僅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質量,還影響了一個國家的發展。
創造電的方式也就那么幾種: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水力發電。而前兩種發電的方式并不穩定,因為要根據天氣情況才能發電。
而水力發電又很受地勢的影響,并且沒有那么方便,就拿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電站來看,光是每一個中國人只用一度電,就已經遠超三峽水電站的產量了。
相比較這三種發電方式,核電站費用低,且不會受到天氣的影響,非常的穩定,于是大部分的國家都會選擇核電站。
可是同樣核電站也有著非常恐怖的缺點,就是其內部的反應器會產生大量的高能核輻射,它們對環境以及人類的健康危害極大。
切爾諾貝利事件
在1986年,位于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鄰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一場爆炸,這場爆炸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核電事故。
它所引發的連續爆炸造成了大火并釋放出了大量的高能輻射物質,其所釋放的輻射線劑量相當于二戰時期廣島爆炸的原子彈的四百倍以上。
在當時人們只以為是一場簡單的大火,于是消防員們前仆后繼地沖上前去滅火,這場事故造成了31人的當場死亡,以及上萬人受到輻射的影響,有的隨后死亡、有的身患重病,還有的人生下了畸形兒童。
而人類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同樣受到傷害的還有周圍的動物,它們不是死于大火之中,就是死于高能輻射下,其所生下的后代也出現了同樣的畸形,且存活率極低。
輻射的危害
在此我們講一下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其實輻射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難見:電腦、手機、還有一些光等等,它們都帶有輻射,只不過它們所攜帶的輻射非常的弱,對人體的傷害幾乎可以忽視。
而較強的則是“X光片”,“CT”這種醫院所用的醫療器械了,它們可以穿透照射人體,看人體的內部,它們還被稱作是“電離輻射”。
當人體所受到的照射超過一定的劑量,可能會引起放射病,它們會使我們的細胞迅速癌化,讓人體的鈣離子流失。
它們甚至還會攻擊我們的染色體,讓其發生畸變,隨后我們體內的細胞會迅速且大量的死亡,讓我們的器官一點一點的壞掉,也因此沒有生物可以躲過輻射的危害。
真菌
但是為了尋找切爾諾貝利爆炸的原因,人們便想到了用機器人去探測爆炸中心收集資料的想法。
在調查的過程中,人們驚訝地發現有一種黑色霉菌類生物不僅躲過了切爾諾貝利的輻射,還在這里生長的非常好。
雖然在許多年之后切爾諾貝利的輻射有所減輕,在偵察的過程中曾看到過很多野生生物的移動痕跡,但是發生爆炸的內部依然有很強的輻射,于是這個黑色霉菌類生物迅速的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在成功的取回了這類真菌之后,科學家便開始了解其特性,他們先是將真菌放入水中,隨后升高水的溫度,真菌隨著溫度的變化也展現出了其不一樣的活性。
尤其是在溫水之中,真菌的繁衍速度最快,而根據機器人的調查,發現這類真菌在切爾諾貝利中分布的十分廣泛,因此它可能是吸收了什么物質才開始迅速繁衍的。
科學家經過研究后發現這類黑色霉菌類生物體內含有著非常豐富的黑色素,這可能是其抵抗輻射的原因之一。
于是他們找來了不同顏色的真菌來做對照組實驗,這些真菌的顏色有淺到深,在經過輻射的影響下,結果表明:顏色越深的真菌,它們在輻射的影響下繁衍的越快,尤其是在切爾諾貝利中發現的黑色真菌。
但這并不能說明真菌可以吸收輻射,因為在自然界很多的生物為了讓自己可以更好的生長,有著很多的自我保護機制,比如西紅柿,西紅柿在沒成熟的時候,體內含有一種叫作龍葵堿的毒素。當西紅柿成熟之后,這種毒素便消失了。
于是為了證明黑色真菌可以吸收輻射,科學家們又進行了另一組對照試驗,他們將黑色真菌放在不同的培養皿中,一個生活在有輻射的環境中,另一個正常生活。
結果證明生活在輻射環境中的黑色真菌所繁衍生長的速度更快。
結語
在此后,科學家便提出了將這種黑色真菌涂抹在宇航服上或者是探測器上用來抵御以及吸收輻射,保護人體,成為一種航天的黑科技。
這項實驗正在研究當中,結果我們還不知道,但是人類的每一次成功都來源于不斷的嘗試之中,就算這次實驗失敗,我們依然可以找到其他的方式去利用這類黑色真菌。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發現更多的新科技,幫助我們探索宇宙,解開更多的未知領域。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