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20 05:49:42
先給大家看一張圖片,從這張圖片你能發現什么?石塊?蜥蜴?這張圖片如果是在地球上拍攝的,也許大家都不會太糾結。
但實際上,這是美國航空局披露的,機遇號火星車在火星拍攝到的圖片之一。難道火星車很早就發現火星生命了?其實人類一直無法進行確切說明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探索未知永遠是最讓人著迷的行動,就像人類一直在尋找,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這個問題的答案。
為了找到答案,人類開始對附近的星體進行探索,如金星、火星、月球等。,最后人類把目光放在了離地球第四近的火星,本文將從人類對火星的探索歷程,火星“蜥蜴”的真相,人類對火星為何情有獨鐘,以及關于外星生命的新發現幾個部分,來探討一下神奇的外星生命。
人類對火星的探索歷程
對火星的研究,其實是從上世紀美蘇軍備競賽真正開始的,兩國各自投入相當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想要在比對方更快的從火星上發現什么。
科學探索中總是伴隨著阻礙,在經歷了幾次探測器發射失敗之后,1964年11.28日,水手4號成為美國第一個成功飛越火星的太空船,并回傳了共21張火星表面的照片。當時它傳回的第一張,關于火星表面布滿隕石坑的照片,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七年后,火星2、3號成功登陸火星,成為了歷史上第一批在火星表面著陸的探測器,但由于遭遇火星沙暴,都與地面失去了聯系。1988年前蘇聯發射福波斯探測器1號和2號。福波斯1號在飛往火星途中失蹤。
一年后,福波斯2號也失去了聯系,在福波斯2號最后發回地球的圖像中,人們發現一個巨大的圓柱形,類似“太空船”的圖像。
這讓許多人又對外星生命充滿了遐想,他們紛紛猜測,是不是外星人在故意阻止地球探索太空?失蹤的探測器是不是它們對地球的警告?不確定的信息當然贏不了人類想要弄清楚真相的決心,于是對火星的研究依然在進行。
20世紀70年代美國啟動維京計劃,成功將海盜一號送到火星表面,這樣一個無法移動的登陸器,卻向地球回傳了數萬張照片,其中第一張彩色照片就糾正了人們認為火星天空是暗藍色的觀點,因為從照片可以清楚的看出,火星天空是粉紅色的。
除此之外,維京計劃的兩臺著陸器還在火星上進行了三項生物學實驗,并且在火星土壤中發現了一種神秘的化學活性,但并沒有找到火星土壤中存在哪怕微生物的確切證據。
后來,科學家們又研發出了可以自由移動的火星車,如旅居者號、勇氣號、機遇號等,它們為地球傳送回了更多更全面的照片。火星探測車從研發開始就肩負兩個任務,第一個就是勘探火星的環境構成,第二個就是研究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開頭那張類似蜥蜴的照片,就是出自機遇號火星探測器之手,它于2003年發射,2004年成功著陸火星。原定使用期限為三個月,卻一直堅持了14年,后來因為風暴的原因與地球失去聯系,圓滿終止了它的任務。
火星“蜥蜴”的真相
面對照片中的“蜥蜴”疑問,科學家經過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這只是一塊與蜥蜴形狀相似的石頭而已。之所以這么說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雖然地球上已知的蜥蜴多達3000多種,各自的生存條件也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所有的蜥蜴都是變溫動物。所生活的地方溫差不能太大,否則蜥蜴極易死亡或生病。據海盜一號和二號傳回的數據顯示,火星上夏季和冬季,晝夜溫差均為51℃左右,這樣的條件下,蜥蜴存活的可能性實在太低。
第二,火星上的空氣有95%的二氧化碳,雖有少量氧氣,但幾乎不可能滿足生命體的需要。
第三,低大氣壓。火星上的超低氣壓,相當于人類處于海底900米一樣,即使有生命體能夠在這樣的條件下存活,但幾乎沒有一種生物能夠繁殖。
第四,沙塵暴。火星擁有太陽系中最大的沙塵暴,黑暗幾乎會覆蓋整個火星表面,按理來說,除了遁地,應該沒有生物能夠幸免于難。
所以,科學家們才得出結論:這塊“蜥蜴”實際上只是一塊石頭。類似這樣的事件,其實也不是第一次,在其他的火星照片中還發現過類似人臉的石頭,最后也被證明是經過太陽照射,形成的陰影。
人類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鐘?
其實最初科學家們研究的星體并不是火星,而是離地球最近的金星。但隨著研究的進行,科學家發現,金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占97%以上,同時還有一層厚達20到30公里的由濃硫酸組成的濃云。
不僅如此,金星表面溫度更是高達485攝氏度,大氣壓也約為地球的90倍。這種種條件都在表達,金星上不可能存在任何生命。
人們又將目光轉移到了火星,火星與地球擁有許多相似之處,按概率來算應該更有可能出現生命。它有著和地球相同的地殼成分:地殼、地幔和地核,并且都是由鐵和硅酸鹽組成。
其次火星也有自轉和繞太陽公轉,只不過公轉速度是地球的1/2,所以其實火星上的一年擁有兩個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且四季之間的不同非常分明。
還有火星的大氣層,雖然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這與地球上主要成分為氧氣不同,但它也還有少量的氮氣、氧氣等。另外火星還有磁場和兩極,這些條件都使得人類對它的好感提高,且對它可能存在生命有很強的期待。
關于外星生命的新發現
即使一直沒有在火星上發現生命存在的確切證據,但人類求知的腳步總是步履不止。2011年11月,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并于2012成功登陸月球表面,開始了它的探測任務。
以前,科學家只是發現火星的地殼跟地球一樣,主要由顏色較深的玄武巖構成。但是“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卻在更深層的巖石下發現了,與25億年前地球上的巖石成分及其相似的巖石。
并且,它還在一塊擁有幾十億年歷史的沉積巖中發現了有機分子,這都有可能幫助人類找到曾經火星上存在過生命的證據。
最讓科學家相信火星上有生命的一點是,火星的大氣中有甲烷,并且甲烷含量存在季節性波動。在地球上,甲烷是由生物體產生的,且無法長時間在空氣中存留,那么既然火星大氣中有隨季節波動的甲烷,那么是不是也證明,它一定存在生命?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科學家們又研究和發射了新的火星探測器,這次,美國肩負重任的是——毅力號。"毅力"號預計會在火星待上兩年,收集超過40份火星巖石和土壤標本,并將其大部分帶回地球研究。
雖然美國對探測器與火星的研究一直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但世界其他各國也一直在努力跟進,比如中國。2021年,我國祝融號成功登陸火星表面,打破了美國的唯一神話。
相信在新一批火星探測器的帶領下,人類對火星的了解會更加深入和全面。也許火星確實存在過生命,或者現在火星的更深處也依然存在某種生命形式。畢竟,地球跟火星存在很多的不同,不能用對地球生命存活的要求來分析和判斷火星生命,也許火星上的條件已經孵化出了適合于它的生命體。
不管是火星還是其他星體,人類如果真的尋找到了其他的生命體甚至文明,這將對整個人類世界和長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標簽: 到底是什么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