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20 22:36:40
綜述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當中,科學和玄學是根本對立的,我們平時說的一些看起來超自然的事件好像都是無法用現有的科學理論來解釋的,不過如果大家仔細研究的話,會發現事實可能恰好相反。
比如夏天在墳地里看到的鬼火被證明其實是磷火,怎么也逃不出去的鬼打墻被證明其實是一種運動錯覺,而最近有人又提出了人的靈魂和量子糾纏之間存在關系,那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量子力學的誕生
要解釋量子糾纏,我們首先要先了解量子力學,作為物理學的學科基石,量子力學的重要性可以和相對論相媲美,那么量子力學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呢?
首先可以確定它仍然屬于力學的范疇,但是肯定跟以往有所不同,這個不同其實就是力的作用對象發生了改變,以前我們觀察分析的都是周圍那些人眼可以一下子就看到的事物。
但是隨著對物質形態的深入了解,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也走進了我們的視野當中,而量子力學要做的就是在微觀的尺度上來研究物質的性質和變化規律。
當然,為了能夠方便我們的研究工作,同時也考慮到粒子本身的特點,科學家把這個微觀的尺度進行了一個界定,基本上只在原子或者亞原子以上的范圍內開展研究。
其實從學科發展的角度來說,量子力學的出現是必然的,因為不管是哪個領域的工作,都需要從宏觀轉向微觀才能解決各種實際生產中的問題,這也是20世紀人類社會發展的結果,全人類都在呼喚新的視角和方向,量子力學也就應運而生了。
作為它發展的基礎,愛因斯坦等人在量子方面做出的成果有著奠基性的意義,新一代年輕科學們再在這之上提出新的東西,慢慢創建出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也就有了量子力學。
跟所有其它的科學研究一樣,量子力學并不是孤立的,要想全面地完成對微觀世界的認知,相對論也是我們不能忽視的一個理論,尤其是狹義相對論。
有學者曾經嘗試將二者結合到一個理論當中,完成某種整合,但是當時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不過這個看似不現實的想法,在一段時間之后還是被完成了,也就是所謂的量子場論。
有了這個理論,微觀粒子的性質和變化規律就能夠更加全面地被解釋清楚了,不過也不是沒有遇到過困難,比如萬有引力就很難在量子的范疇里得到解釋,這也側面說明了現代物理學中的量子力學其實還不能完全覆蓋經典力學的詮釋范圍。
量子糾纏與靈魂
當然,量子力學更值得關注的是它區別于經典物理時代的新創造,比如所謂的量子糾纏,這個名稱聽起來好像有些奇怪,其實也不難理解。
我們知道微觀世界的粒子大部分都是以集中的形態出現和活動的,而這些粒子可能彼此之間存在一些區別。
這個時候我們如果想要描述這個集合的性質或者其它特征時,就很難一一對應,事無巨細地說清楚,而且它們本身對彼此也是有影響的,所以科學家便通過整合的方式來進行描述。
也就是說當一個粒子處在某個特定的系統當中時,我們不會單獨地去說明它的性質,而是將其放入集合當中作為共同的部分,這樣一來,如果粒子所在的系統出現了什么問題,我們也許就可以通過分析問題的本質來找到對應的“病灶”了。
這種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關系呈現出一種正向的相關性,當系統的粒子數量越少的時候,它們之間的一致性就相對要更高,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失序現象的可能性就比較低。
但是一旦其中的粒子數量超出某個界限之后,種類就開始變得五花八門起來,性質和變化規律各有差異,行動起來一致性就很差,很容易就會出現失序的問題。
量子糾纏描述的就是這樣一種粒子與系統之間的博弈,不管有多混亂,最終都要朝著一個有序的、平衡的方向用力,爭取讓一些保持在常態當中,一旦失去平衡,各種問題也就會接踵而至了。
一些人在了解了量子糾纏的本質之后,聯想到了人類的靈魂,也就是某種意識層面的控制作用,當我們的飲食或者作息出現不協調時,其實不用其他人的告誡,我們已經在潛意識里面感受到了一種信號,指導我們主動進行調整,以確保身體能夠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而且這種反應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常常是自己還沒有意識到,就已經開始調動自己的理智和行為了。
微觀粒子中存在的量子糾纏也有類似的特征,粒子之間一旦出現不協調,這種信號就會像電腦傳輸數據一樣飛快在系統中完成,速度據說比最快的光速還要快上一萬倍,按照這個可怕程度,如果靈魂真的是以量子形態存在的話,那么電影里面的瞬間移動就不是幻想了。
結語
當然,量子糾纏和人的自我調整機制之間的關系,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分析,畢竟靈魂的存在依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主題,不只是通過一些相似特征就能解釋完全的。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