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23 07:07:28
三疊紀大滅絕,發生于三疊紀與侏羅紀之間,是地球上已知的5次物種大滅絕中的第4次。這次大滅絕徹底改變了地球的面貌,氣候由半干熱、干熱向溫濕轉變,全球耐旱植物向濕熱性植物發展;這次滅絕也使得當時至少50%的物種消失,其中包括巨型青蛙等大型兩棲動物,也使恐龍走向鼎盛時期。
至于三疊紀大滅絕產生的原因,很多科學家推測是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當時陸地上的一大片超級火山爆發持續了近60萬年,大氣中彌漫著巨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濃度超過了現在的10倍,這些溫室氣體導致了全球變暖、海洋酸化缺氧等災難,這個過程持續了近200萬年,大量生物難以適應,最終滅絕。
最近科廷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土壤侵蝕和野火加劇了2.01億年前的這次大規模滅絕事件,結束了三疊紀,為侏羅紀恐龍走向鼎盛鋪平了道路。
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科廷大學地球和行星科學學院佤邦有機和同位素地球化學中心(WA-OIGC)的考倫·彼得·福克斯博士(Calum Peter Fox)說,這項研究確定了導致三疊紀生物死亡、恐龍生態擴張的壓力組合的其他因素。
福克斯博士說:“這項新的研究將土壤侵蝕和野火活動添加到導致這場大規模滅絕的因素列表中,我們之前的研究發現,由于火山活動激增,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導致海洋中酸和硫化氫含量上升。”
與受氣候變化驅動的現代大規模火災事件類似,野火活動的周期對陸生動植物群有重大影響,并造成可能導致大規模滅絕的環境和生態系統壓力。福克斯博士說,研究小組調查了2.01億年前三疊紀末期大滅絕事件期間的火災事件,其特點是二氧化碳的增加與如今的現代條件下由于溫室氣體排放而出現的情況類似。
“通過研究有機物不完全燃燒過程中可能形成的多環芳烴,我們發現土壤侵蝕是比英國西南部布里斯托爾海峽三疊紀末期大規模滅絕事件期間密集的野火活動更為突出的陸地生態壓力。”這告訴我們,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以及環境壓力同時發生,并可能因土壤侵蝕而加劇,火災活動可能更多地集中在其他地區,而不是在整個歐洲蔓延。
論文合著者克里蒂·格里斯教授(Kliti Grice)也來自科廷大學地球和行星科學學院。他說,在如今,土壤侵蝕是土地退化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它清除了肥沃的土壤,促進了水柱的除氧,就像過去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一樣。格里斯教授說:““于污染物和殺蟲劑的引入,這些過程在現代肯定會產生影響。”
觀察到土壤侵蝕在我們的地球歷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通過對比過去的全球記錄,我們可以預測當前和未來土壤侵蝕事件的規模和持續時間。進一步的研究將致力于確定全球土壤侵蝕的程度,以便更好地了解過去的陸地生態系統壓力,并了解這是否是所有大規模滅絕事件的共同特征。
標簽: 土壤侵蝕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