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網 時間:2021-10-20 16:40:38
過猶而不及,無論是做事、做人還是飲食都是如此。即使營養價值再高,過量攝入同樣也會危害身體健康,給身體帶來反作用。以下4種食物營養密度較高,不過不能吃太多,控制攝入量才是最為關鍵的。
哪些高營養食物應控制量?
1、紅肉
牛肉、羊肉和豬肉都是常見的紅肉,其中含有優質蛋白質和血紅素鐵,是任何食物無法比擬的,而且也能為身體提供維生素A、D和B族維生素。研究發現,吃紅肉越多,患結直腸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的風險就越高。另外,也應少吃加工肉制品,如咸肉、臘肉和火腿腸以及培根等,這些都是公認的致癌物質。成年人一周紅肉攝入量控制在500克以內,盡量以低溫方式烹調,如蒸煮或燉,減少油炸和煎烤。
2、動物肝臟
動物肝臟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12含量高,同時也含有豐富的鐵鋅、銅錳和蛋白質,可以說是自然界中營養素最豐富的食物。動物肝臟中也含有大量血紅素鐵,吸收和利用率較高,能防止缺鐵性貧血。不過動物肝臟跟人體肝臟一樣,所吃的食物可經過消化吸收進入血液中,再經過血液運輸到肝臟分解代謝。若動物吃太多重金屬食物、某些藥物或不干凈的水,會使得有害物質在肝臟沉積,人類吃了此動物肝臟后可損害機體健康。因此盡可能選擇大型超市購買經過檢疫的動物肝臟,同時應控制量,每個月吃1~2次,每次控制在100克以內。
3、糙米
雖然糙米的口感差且粗糙,不過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抗氧化劑以及鈣和鎂等。不過大量吃糙米可能會造成砷過量,導致慢性砷中毒,誘發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癥狀以及神經病變,甚至增加患癌風險,所以應少吃為妙。選購糙米時應看一看產地合格證,優先選擇有機產品,每天適量不能超過50克;糙米應跟燕麥玉米和各種雜豆類交替著吃,能降低砷中毒風險。
溫馨提示
除了少吃以上3種食物外,也應少吃海鮮類。雖然海鮮中含有優質蛋白質、礦物質以及多種維生素,特別是含有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能保護心臟,預防動脈硬化。不過海鮮類食物易受到重金屬污染,過量吃可能會損害智力,影響骨骼生長發育。因此不能大量吃海鮮,每次控制在100~200克即可,同時少吃魚頭、魚腮和內臟等含重金屬較高的部位。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