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06 22:48:24
你是否想過,有一天可以如電影或者科幻小說所展示的那樣,依靠著“冷凍技術”,穿越千年,在未來蘇醒?相信這是大多數人的夢想,畢竟誰不想看看未來是怎樣的呢,而人體冷凍技術或許真的可以憑借另外一種方式幫人類實現“永生”的夢想。
實際上,在現實世界當中,已經有小說當中所寫的人體冷凍技術出現了。當這種技術從幻想層面走進現實時,往往會令人望而生畏,不敢去嘗試。畢竟生命只有一次,且以目前的科學技術是無法復蘇被冷凍的人的,這就意味著選擇被“冷凍”的生命可能沒有蘇醒的機會了。
那么,人體冷凍技術到底是什么?又是如何實現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個與克隆技術、人工智能等并稱為十大超越人類極限的未來技術,到底會帶給人類怎樣的驚喜。
人體冷凍技術是什么?
許多人可能覺得這項技術是最近才出現的,實際上在上個世紀時,人體冷凍技術就已經出現了,并且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如果追根溯源的話,還要從1964年時物理學家羅伯特·艾丁格所寫的《永生的前景》說起,這本書的出現標志著人體冷凍保存首次被大眾熟知,并且此后相關的項目也由此展開。
三年以后,也就是1967年時,就有一位名為詹姆斯·貝德富德的科學家選擇了將自己的身體冷凍,成為了全世界首個冷凍人。被冷凍時,這位科學家的年齡為73歲,且那時他已經被肺癌折磨了很久。
這之后,陸續出現了自主選擇冷凍的人。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人選擇冷凍都是因為罹患絕癥,因此,他們在彌留之際選擇冷凍,大概是抱著“死馬當做活馬醫”的態度,畢竟就算不選擇冷凍,他們的生命也即將走到盡頭了,不如選擇冷凍,萬一在未來還有機會可以復活。
人體冷凍技術也叫人體冰凍法或者人體冷藏學,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通過某種技術,將人體或者動物完整保存,保存的溫度一般在零下196攝氏度以下才可以。并且,冷凍的程序也是比較復雜的,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樣將人體推進某個“低溫環境”中就可以了。
首先,被冷凍的人不是活人,而是被宣告死亡的人。當人體冷凍公司接到客戶死亡的通知以后,才會前往進行準備,然后開始冷凍。在人死亡以后,他們會先給遺體內注射相關的化學物質,讓血液仍然可以保持流動,畢竟當心臟不再跳動,我們體內的血液就失去了“發動機”,很快就會停止流動。
其次,在注射完成相關藥物之后,工作人員會把遺體運送回他們的公司,或者說是冷凍基地。到這里以后,就要開始冷凍第一步了,先是將溫度進一步降低,然后取出遺體當中的血液,注入器官保存溶劑。這種保護溶劑也可以稱之為冷凍保護劑,主要作用就是阻止遺體當中形成冰晶,因為后續的保存溫度將進一步降低,如果形成冰晶就會威脅到遺體內部器官和組織的安全。
最后,當尸體的溫度進一步降低至零下130攝氏度時,就可以開始準備永久“封存”了。從相關介紹來看,這是遺體會被裝到一個特制的容器當中,然后工作人員再將這個容器放進液氮罐當中保存,這時其中的溫度大約為零下196攝氏度。
許多人可能對取出血液然后注入冷凍劑這一點不理解,這實際上是目前人體冷凍技術當中最常用的方法,被稱為“玻璃化”。玻璃化主要就是為了防止,人體在超低溫環境下,體內形成冰晶,從而刺破細胞膜,損害遺體。
因此,人體當中大約百分之60的水分都會被保護液替代,看到這里很難想象,未來當人復活時,體內流動的到底是血液更多還是冷凍液更多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不少人望而生畏,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身體健康,那么你肯定更愿意活在當下,而不是被“換血”推入液氮罐當中,等待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在“玻璃化”的相關研究中,通過細胞內K+/Na+比率測定法研究玻璃化狀態下的海馬切片,結果顯示其細胞存活力為正常值的90%,這說明“玻璃化”方法在生物體的活力保存上是有一定效果的。
此外,雖然我們在前文中特別提到必須是被宣告死亡以后才能開始實施冷凍,這里的“死亡”指的是患者的心臟停止跳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死亡。而心死亡和腦死亡之間是有一個過程的,所以人體冷凍技術正是利用了這個時間差,這一過程中“大腦”其實是還活著的。
畢竟科學家認為,未來他們需要依靠大腦的活性使人復活,如果大腦都死亡了,那么還怎樣復活呢?但不得不說,從目前的科學發展來看,人類是無法復蘇這些被冷凍的人的,因此“人體冷凍技術”幫助你永葆青春并且可以穿越到未來復活,看起來更像是一張“空頭支票”,可信度很低。盡管如此,仍然有許多人選擇將自己的遺體冷凍,期待著醒來的那一天。
“騙局”還是“永生”
世界上比較出名的冷凍機構美國的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 Robert·Ettinger創辦的人體冷凍研究所,還有俄羅斯的KrioRus公司。以美國的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為例,截止2015年時,他們的冷凍遺體數量已經達到了139個,且還有1000多人已經申請了死亡之后進行冷凍的項目。
雖然選擇相信人體冷凍技術的人很多,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一個“冷凍人”被成功復活。所以這項技術在大多數人看來,更像是一場騙局,為的就是賺取冷凍所需的高額費用。但是當騙局與“永生”掛鉤時,還是有許多被短暫生命所困擾的人選擇了信任,因為在大家看來“死而復生”實在是太誘人了。
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冷凍的價格,以及大部分科學家對此事的看法。看看這場“冷凍遺體風潮”到底是騙局,還是真的可以幫人實現永生。
上文中我們說目前世界比較出名的冷凍機構為三家,他們的冷凍技術和收費情況也有所不同。首先來看冷凍遺體數量較多的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他們的官方標價為人體冷凍需要20萬美元,如果加上神經冷凍的話則要加價,大概8萬美元左右,當然也可以只選擇大腦(神經)的冷凍。
所以如果想在這里進行遺體冷凍,那么至少要準備30萬美元才可以,并且這個價目表是很久之前的了,目前的具體價目表無從得知。
至于俄羅斯的克里奧魯斯公司,由于成立時間比較晚。所以目前凍存的人數只有76人。但是他們還接受動物凍存。至于收費則大約為2.8萬美元,當然根據患者選擇的冷凍類型和冷凍后的保存服務,這個價格是有所變動的。從昂貴的收費來看,冷凍技術應該還是富人可以享受的項目,畢竟他們想要在后世復活“再享榮華”的需求更加迫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關于如何使冷凍人復活的領域仍然處于空白的狀態。因此絕大多數科學家表示,人體冷凍技術目前只能將人的遺體完整保存,給家人們留下某種念想。而可能在該客戶的家人們都去世以后,復活他的技術也尚未誕生。
人體冷凍后器官的損傷
在具體講述了人體冷凍技術以及冷凍所需的高昂費用以后,大家一定會好奇,假如未來這些冷凍人真的可以復活,他們的身體還和生前一模一樣嗎?還是說,他們的器官在冷凍過程中會受到難以修復的損傷,即使是復活了他們也會被各種損傷所困擾。
事實上,這一問題已經困擾科學家很久了。因為在那種超低溫環境當中,縱使注入了冷凍劑確保遺體內部不會出現冰晶現象。但是復雜的人體和脆弱的細胞,長此以往在這種環境之下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大家都無法給出定論。
從事相關研究的斯托里教授說:“在一個人體細胞中,大約有五萬個蛋白質和數以億計的脂類分子組成了細胞膜,而人體冷凍技術會將他們統統擾亂。”
并且,大腦神經是否在冷凍的過程中得以保存也是未知數。假如大腦神經的保存不夠完整,那么未來即使這個人被復活了,他也沒有記憶,而屆時他面臨的將是一個異常陌生的世界,這對于他而言真的能算是“奇妙的穿越旅行”嗎?大概真的不算是,沒有人知道他未來會遭遇什么,又是否能在全新的世界和社會當中正常的生活。
從生物倫理學來看“冷凍人”
被冷凍的人和他的親屬們,都在期待著科學的進步,這樣他們或許在有生之年還能夠與親人再度相見。但是實際上,有關“冷凍人”復活的爭議很多,不亞于“克隆人”,這又是為什么呢?
因為冷凍人復活的時間目前是不確定的,如果說這些人在幾百年之后才能復活,那么復活的他們可能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所謂的“親眷”了。即使有,這么多年過去,也只屬于在法律上相關的親眷,從感情上來說可以說是毫無關系。
因此復活的冷凍人最先感受到的,可能是迷茫感和孤獨感,而不是來到未來世界的興奮感。畢竟在這里,剛剛復活的他不具備任何家人、朋友以及社交關系,就像是與這個新世界毫無關系一樣。
此外,在冷凍人被冷凍之前,他就已經被宣告“死亡”了,不論是腦死亡還是心死亡,那一刻他對于社會而言已經消失了。并且人體冷凍技術實施前,患者很有可能就已經進入了“信息論死亡”當中,這樣他在復活之后大腦的機能和他對于世界的認知等方面都會受到損傷。假如是這樣,復活的他如何接受自己“死而復生”的事實,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總之,人體冷凍技術仍然飽受爭議,有關于冷凍人的倫理探討也有很多。高新的技術出現,確實可以幫助人類實現“永生”的夢想,但是永生到底會帶來什么,對于人類社會而言又有怎樣的意義,我們就只能等待時間給我們答案了。任何“科學技術”都是有雙刃劍特性的,很難界定它們的出現到底是好還是壞,這大概就是人體冷凍技術的“矛盾”所在吧。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