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22 22:24:08
綜述
在我們的認知中,森林存在的意義是要高于沙漠的,因為樹木能夠給環境帶來很多好處,而沙漠不僅無法提供有價值的資源,有時候還會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一些麻煩,所以有人就提出應該盡全力把沙漠改造成森林。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增加可使用的綠地面積,還能解決很多環境問題,比如現在大家都很關心的全球變暖,但是科學家卻對此持反對態度,認為這種做法不僅不能實現我們的預期目標,反而會帶來新的問題。
植物的作用
在所有想要把沙漠改造成森林的理由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共同點,首先就是人類對綠色植物有著極大的好感和期望。
不管是在哪種語境下,綠色都被和生命、生機這樣的概念聯系在一起,如果一座城市的綠化覆蓋率達到相對較高的水平,它也會被認為具有以下這樣一些特點,空氣好、水土好、自然氣息濃厚等,因為植物有著一些非常強大的功能。
首先當然就是光合作用,這是它們存在的基礎,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益處,在這個過程中,植物先吸收二氧化碳,然后再通過特定的能量轉化把它輸出為自身需要的有機物和氧氣,而氧氣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所以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也被稱為地球之肺,它強大的光合作用是我們呼吸的保障。
除此之外,植物的存在本身其實也在塑造著我們的大地,如果沒有這些扎根在土壤里的家伙,那我們恐怕很難在自然環境中看見一塊不禿頂的地面,因為需要站穩腳跟,所以植物會把自己的根系深入地下,并且從中獲取水分和營養。
而這同時也實現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根系就像一條辮子一樣,把散亂的土壤都集中在自己的周圍,這樣當遭遇暴雨或者大風的時候,土壤就不會那么容易被沖走或者刮走了,這也是為什么植被破壞嚴重的地方常常會發生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的原因。
另外,像是森林這樣的地方還能有效地解決粉塵問題,尤其是在車輛密集、施工頻繁的城市當中,汽車尾氣和工地揚塵會帶來大量的粉塵,如果沒有路邊的行道樹和隨處可見的綠化帶的話,我們外出一天回到家,可能臉上都是厚厚一層粉塵。
如果說以前人們對于植樹造林只是喊喊口號的話,那么當他們意識到全球變暖問題的嚴重性之后,就不只是變口號為行動那么簡單了,他們甚至想要把全世界的沙漠都變成森林。
但是改變世界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能不能改,怎么改,都不是一句空話可以解決的,那么把沙漠全部變成森林是不是可行呢?科學家給出的結論是不可行。
雖然這個想法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溫室氣體的問題,但是變沙漠為森林這個規模的行動有點過于夸張了,至少當前來說,全球變暖雖然確實在發展,但是它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嚴重,還處在可控的范圍當中,我們自己也能感覺到,最基本的生存并沒有受到影響。
沙漠變森林的后果
考慮到沙漠在全世界所占的面積,如果真的全部被森林取代,很有可能會帶來另外一個極端,那就是地球開始降溫,因為大量的森林就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近地面的不夠了,就會開始獲取大氣層當中的,這樣一來大氣就會失去它的保溫作用,到時候我們要解決的就是全球變冷的問題了。
有個詞語叫做過猶不及,沙漠變森林聽上去確實美好,但是要把全部的沙漠都進行這樣的改變,最后一定會打破現有的平衡狀態,引發更多的問題。
和二氧化碳減少相對的就是氧氣的增多,它將直接改變地球的氣壓環境,氧氣越多氣壓越高,生物為了能夠跟外部環境的氣壓之間達成平衡,就要迫使自身改變形態,越變越大,越長越壯,當然按照進化論的規則,第一步肯定是先把那些太小的淘汰掉,憑借自身的改變來適應的只能是極少數。
那難道就不要改造沙漠了嗎?其實這里有兩個概念大家沒有去分清楚,就是沙漠跟沙漠化,二者之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沙漠其實都是自然形成的,因為剛好處在那個氣流環境中,無法獲得降雨和濕潤氣流,時間一長土地也就成了沙漠。
這種情況我們是幾乎不能改變的,因為氣候是人力范圍之外的事情,就算你想盡辦法在這里種上樹,它也存活不了,只能是白費力氣。
我們真正能夠改變的其實是沙漠化,沙漠化發生的原因基本上都是人類的活動,比如開墾過度造成水土流失,再來一陣風也就瓦解成沙土了,這種情況我們是可以采取科學的手段進行改造的。
如果方法得當且愿意堅持,沙漠化得到解決不是不可能,只有在這個部分下功夫,我們改變環境才是有的放矢,如果一味好高騖遠,把目光放在沙漠上,那才真的是南轅北轍,好心辦壞事了。
結語
總而言之,沙漠變成森林在科學上是不可行也是絕對無效的,不管是個人還是政府,都應該對自身的決策進行充分考量之后再開始行動,否則可能做的都是無用功甚至有害之事。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